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周炳琨简介

周炳琨简介

淘名人 2024-01-30 15:45 热度:

周炳琨

周炳琨(1936.3.2—),四川省成都人,激光与光电子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周炳琨195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并留校任教。1960年至1963年在苏联列宁格勒电工学院进修。1983年至1985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系进修并任访问教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周炳琨长期从事激光与光电子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周炳琨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6年3月2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1)

籍贯:四川省成都市

人物经历

1936年3月2日,周炳琨出生于四川成都。

1952年至1956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获学士学位。

195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并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1960年至1963年,在苏联列宁格勒电工学院进修。

1983年至1985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系进修并任访问教授。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至1999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

2001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学术成就

周炳琨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周炳琨1962年在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组建了激光研究小组,开始研究固体激光器及其应用。20世纪60年代末,研制成功激光测距仪,机载激光测高仪等。1984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应用物理系访问期间,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高效率、长寿命、窄线宽、频率稳定的“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从而开辟了固体激光器的新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后,领导研究集体在“单模窄线宽、可调谐、稳频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倍频绿光激光器”“光纤环行腔及其应用”“光纤放大器与激光器”“光纤高温传感器”“单晶光纤生长与器件”和“DWDM光纤传输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

科研项目

时间

项目名称

第一完成单位

1998年

8X2.5Gb/Swdm系统有源与无源器件、关键单元技术和子系统的研究与实用化

清华大学

2003年

WDM全光网基础实验平台

清华大学

2005年

大规模自动交换光网络试验平台

清华大学

2005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7年至1996年

国家863计划“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专家组组长

1994年至2002年

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委员

1996年至2003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2002年至2009年

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2003年至2004年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

2004年至2006年

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主任


国家光电子工艺中心主任


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


国际光学联合会副主席


中国电子学会会士


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士


美国IEEE、LEOS和SPIE学会会员


美国光学学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周炳琨院士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工作者,他对科学的执着和热爱让他在真理的殿堂里勇攀第一;他也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工作者,他用责任与爱栽培学生,无愧教师的称号。”(清华大学新闻网评)

“几十年来,周炳琨院士带领团队在多项研究中取得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同时培养了光电子领域大批优秀的人才,周院士主编的《激光原理》成为光电子领域的经典教材;周炳琨院士追求创新、敢为人先、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引导推动了一批又一批科研成果走向世界领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动态新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