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郑婉华简介

郑婉华简介

淘名人 2024-01-30 16:59 热度:

郑婉华

郑婉华,1966年2月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人工微结构材料与光电子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郑婉华于1988年从山东大学光学系毕业,保送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就读;毕业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1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担任助理研究员;1998年获得香港浸会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1年至2003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光电子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担任副研究员;2003年至200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201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9年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婉华主要从事人工微结构材料与半导体激光器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郑婉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吉林省吉林市

毕业院校:香港浸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女

人物经历

1966年2月,郑婉华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

1984年9月—1988年6月,就读于山东大学光学系,毕业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88年9月—1991年6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师从激光专家许祖彦院士,毕业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91年7月—1994年10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94年10月—1998年5月,就读于香港浸会大学,毕业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1998年5月—2001年9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1年9月—2003年9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光电子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担任副研究员。

2003年9月—2005年4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2005年4月—2005年7月,担任日本横滨大学光电子实验室实验室高级访问学者。

2008年7月—2008年10月,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光子学实验室高级访问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郑婉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郑婉华于2003年回国后,最先向科技部建议在中国研究高性能光子晶体激光,并在中国国内率先突破激光激射,发展了从光子晶体能带调控、光子晶体激光结构设计、材料生长到芯片制造的全链条自主可控技术体系。

郑婉华在硅基光子晶体和激光产生研究方面,采用硅基纳米结构材料,实现高Q值的光子晶体微腔,首次在国际上采用硅基光子晶体宽带隙材料,实现可见光的锁模脉冲激射,上述工作被作为前沿技术进展分别在Laser Focus World(2003.2)、Photonics等杂志报道;在III-V族半导体人工微结构材料与器件的研究方面,在中国国内首次实现InP、GaAs基光子晶体面发射、边发射激光器的突破;在光子集成新技术方面,研制出中国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晶片键合、清洗系统;利用联合调控光子态和电子态获得高性能激光输出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低发散角光子晶体激光技术成功进行技术转移。

学术论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2年12月—2016年12月

北京工业大学微纳信息光子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专家委员

2013年8月—2017年7月

《红外与激光工程》第十五届编委会委员

2014年9月—2019年12月

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5年

国家外国专家局重点引智项目评审专家

2017年4月—2020年4月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技科普专家、专家委员

2020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人物评价

郑婉华在高性能光子晶体激光器基础原理和关键技术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和系统性贡献。(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教育网评)

郑婉华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她任劳任怨、恪尽职守,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忘我的敬业精神,在科研岗位上默默奉献、兢兢业业,取得了优异的工作成绩。她甘为人梯,始终努力将自己的科研和教书育人的成果回馈国家和社会,为中国光电子技术领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中国科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