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朝晖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吴朝晖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籍贯:浙江温州
出生日期:1966年12月
毕业院校:浙江大学
人物履历
1984年09月至1988年06月在浙江大学混合班、计算机软件专业学习
1988年09月至1993年10月为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其间:1991年9月至1993年9月在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学习)
1993年10月在浙江大学计算机系任教师
1995年11月任计算机系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
1998年03月至1999年08月任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副系主任
2001年03月至2005年07月任浙江大学软件与网络学院副院长、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2005年07月至2007年01月任浙江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校党委委员,
2007年01月任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2007年06月任浙江大学校长助理
2008年03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常委、浙江大学副校长
2012年11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常委、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
2015年03月任浙江大学校长
2017年04月任浙江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022年12月任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吴朝晖在服务计算方面,提出了复杂服务计算理论模型与方法,主持研制了复杂服务计算支撑平台。在脑机融合的混合智能(Cyborg Intelligence)方面,提出了混合智能体系结构及脑在回路的信息处理模型;发明了多种脑机间智能交互、融合增强的技术方法,主持构建了听视觉增强的大鼠机器人等原型系统。
出版著作
出版年份 | 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14年 | 《Service Computing: Concepts, Methods and Technology》 | 吴朝晖、邓水光、吴健 | 荷兰: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Inc. |
2013年 | 《SmartShadow: Models and Methods for Pervasive Computing》 | 吴朝晖、潘纲 | 杭州:Springer Science and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Co., Ltd. |
2012 |
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2018年6月30日,浙江大学201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紫金港校区体育馆举行,校长吴朝晖作了题为《知行合一成就新时代的奋进之路》讲话。吴朝晖表示:新时代要坚守知行合一,要不断树立大志向,要不断学习新学识;在未来推进事业、精进学业之时,要通晓变革智慧,要有创新思维。在未来开展学习、从事研究、服务社会之时,要突出新知识的精研,要有开放精神。在未来自我激励、朋辈互学之时,要开展跨专业的合作,用开放精神持续开拓发展的新领域。
治校理念
吴朝晖认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人才培养质量是关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大学教育教学面临的环境急剧变化,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转向德才兼备、全面发展,高校迫切需要转变培养理念、目标、模式、方法,构建起适应时代的一流教育教学体系。
吴朝晖认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理念和战略选择,建设创新型大学
担任职务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3年01月-2010年12月 | 国家863计划“十五”、“十一五”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 |
2006年04月 | 国家现代服务业领域总体专家组副组长、组长 |
2008年08月 | 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专家组成员 |
2013年01月 | 973计划 “脑机融合感知与认知的计算理论与方法”项目首席科学家 |
2017年06月 |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 |
2017年10月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
2018年12月 | 第二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 |
嵌入式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 |
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 | |
中国计算机学会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 | |
浙江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 | |
2021年09月 | 中国发明协会新任理事长 |
2022年10月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
个人生活
吴朝晖从小在教育家庭中长大,其父亲吴学权是温州市第七中学(艺术学校)的退休教师,吴学权在1994年—1996年担任该校教务处主任,1996年—1998年出任该校教研室主任,还曾指导学生获得市级数学竞赛一等奖等奖项。
人物评价
他(吴朝晖)很睿智,很有思路,且精力充沛,非常有闯劲。(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国权评)
在许多浙大老师眼中,吴朝晖潜心学术,为人低调。(《中国青年报》评)
吴朝晖在复杂服务计算和脑机融合的混合智能(CyborgIntelligence)等代表性方向取得了系统的、创造性的科技成果。(浙江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