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宏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梅宏
外文名:Hong Mei
国籍:中国
出生地:贵州省遵义市
出生日期:1963年05月20日
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3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籍贯:重庆
发表论文数量:150余篇(截至2019年7月)
人物经历
1963年5月20日,梅宏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在余庆县白泥镇小学读完一年级,然后跟随到余庆县敖溪镇创办敖溪中学的父亲到了敖溪,在敖溪中学读初中。
1978年7月,高中就读于余庆县敖溪中学的梅宏参加余庆县初中数理化竞赛,获总分第二名,物理单科第一名、数学单科第二名。
1980年9月,17岁时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计算机应用专业。
1984年7月,毕业获得学士学位,9月继续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就读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7年3月,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之后留校工作,担任助教(-1989年9月)。
1989年9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师从孙永强教授攻读计算机软件专业博士。
1992年10月,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进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10月),同时在北京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讲师(1992年10月-1994
主要成就
梅宏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梅宏研究工作主要涉及软件工程及软件开发环境、软件复用及软件构件技术、(分布)对象技术、软件工业化生产技术及支持系统、新型程序设计语言等。他针对开放网络环境下软件动态适应和在线演化两个核心难题,提出基于微内核的中间件构件化体系结构和基于容器的构件在线组装机制,建立了构件化的软件中间件技术体系与框架。提出基于软件体系结构(SA)的构件化软件开发方法ABC,拓展SA到软件全生命周期,实现了对系统级结构复杂性和一致性的有效控制。
1992年至1999年,作为核心骨干和技术负责人之一参加了杨芙清院士主持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鸟工程的研究开发。“八五”期间,作为项目集成组长,解决了大量关键技术问题,为这项由全国20多所大学、研究所和企业单位承担的大型科研项目的顺利集成和最终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九五”期间,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之一和青鸟软件生产线系统的主要设计者之一,在第一线组织项目的
社会任职
组织机构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8-2000 | 863计划306主题软件重大项目监理 |
2000-2004 | 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
2001-2006 | 863计划“十五”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 |
2002-2005 | 中国电子学会IFIP工作委员会委员 |
2004-2007 | 第十届、十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算机学科专家评审组成员 |
2006- | 863计划“十一五”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 |
信息产业部软件构件技术标准工作组组长 | |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软件工程分会理事长 | |
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 |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科学技术学科第4、第5届评议组秘书 | |
贝尔实验室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院顾问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 | |
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 |
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 | |
中国共创软件联盟理事 | |
《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编委 | |
《软件学报》编委 | |
《电子学报》编委 | |
《自然科学进展》编委 |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编委 | |
《Chinese Jour |
人物评价
梅宏在构件化软件中间件、开发方法学和工具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中国科学院评)
梅宏在基于构件的软件复用及其标准化方面的杰出贡献。(IEEE计算机分会技术成就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