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亚秋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金亚秋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46年9月18日
毕业院校:麻省理工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极化散射与SAR信息理论和方法》《电磁散射信息与定量遥感》
主要成就: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5年获得IEEE GRSS杰出成就奖
籍贯:江西婺源
职称:教授
人物经历
1946年9月18日,金亚秋出生于上海,籍贯江西婺源。
1970年,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毕业。
1978年,作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公派出国研究生,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
1982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EECS)科学硕士(MS)。
1983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师(EE)学位。
1985年2月,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Ph.D)学位。先后任职于美国AER研究公司、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英国约克大学、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香港城市大学、日本东北大学。
2001年,成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复杂自然环境时空定量信息获取与融合处理的理论与应用”首席科学家。
2004年,当选为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Fellow)。
2008年,出任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报》(TransactionsonGeoscienceandRemoteSensing,TGRS)
主要成就
金亚秋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金亚秋提出了自然地表全极化电磁散射的理论建模、数值与成像模拟、特征参数反演与目标重构,形成了“空间微波遥感全极化电磁散射与定量信息”的系统理论;发展了“自然介质矢量辐射传输理论”、及其在地球环境星载微波遥感、探月与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应用;发展了“复杂背景环境与特征目标复合电磁散射”的理论建模、数值模拟的计算电磁新方法。
学术论著
截至2013年11月,金亚秋在中国国内外已发表650多篇学术论文、14本中英文专著与文集,引用达2000多次。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17.09 | 《砥砺前行 采撷的记忆》 | 金亚秋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16.06 | 《金亚秋院士绘画作品集》 | 金亚秋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11.06 | 《自然介质电磁散射与辐射传输信息 英文版》 | 金亚秋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11.02 | 《中国微波探月研究》 | 姜景山,金亚秋编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10.02 | 《极化散射与SAR遥感信息理论与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8年—2003年 | IEEE GRSS北京支会创始主席 |
2008年 | IEEE GRSS AdCom(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行政委员会)委员 |
2015年11月5日 | 南京理工大学双聘教授 |
中国电子学会微波遥感与无线电遥感专业委员会创始主席 | |
中国计算物理学会计算电磁专业委员会创始主席 | |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人物评价
金亚秋是中国在电磁波物理与空间微波遥感研究领域的著名科学家。长期从事电磁波散射辐射传输与传播、空间微波遥感与对地观测信息技术等研究,推动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民晚报》评)
金亚秋在自然介质极化电磁散射与辐射传输及其空间微波遥感应用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中国科学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