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侯洵简介

侯洵简介

淘名人 2024-01-31 21:33 热度:

侯洵

侯洵,1936年12月6日出生于河南灵宝,原籍陕西咸阳,光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侯洵于1959年从西北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1979年至1981年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进修;1986年晋升为研究员;1986年至199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3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2008年参加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是西安段第九棒火炬手;2020年获得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侯洵主要从事瞬态光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侯洵

外文名:Xun Hou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灵宝

出生日期:1936年12月6日

毕业院校:西北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性别:男

原籍:陕西咸阳

人物经历

1936年12月6日,侯洵出生于河南灵宝,原籍陕西咸阳。

1959年,从西北大学物理系毕业,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

1960年,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进修一年。

1979年8月—1981年11月,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进修两年。

1986年6月,晋升为研究员。

1986年6月—1995年3月,担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0年,受聘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2001年8月,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邀请的部分国防科技专家之一到北戴河休假。

2003年9月,担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2008年7月,侯洵参加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是西安段第九棒火炬手。

2019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友会成立,侯洵担任会长。

主要成就

侯洵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侯洵主持参与中国核试验、激光核聚变及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研制了8种变象管高速摄影机,使中国超快现象诊断的时间分辨率提高6个量级,响应范围覆盖红外到软X射线整个波段。在中国首创转移阴极与冷、热铟封技术,最先研制成双近贴聚焦象增强器。提出联用激光照明、干涉滤光及象增强器技术,解决快、暗、小目标测量难题,发展了中国新一代靶场光测设备。在中国国内率先研究透射式负电子亲和势GaAs阴极及场助Ⅲ—Ⅴ族光阴极与第三代象增强器,发明了钯银氧铯阴极。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网站显示,侯洵先后在中国国内外期刊及中国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学术交流

根据2021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网站显示,侯洵先后在第18届(1988)、第23届(1998)、第25届(2002)国际高速摄影会议、日本国第一届高速摄影会议(1993)及ISALO’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0年

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会议中国国家代表

2000年6月

河南大学物理系教授

2002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2年

陕西省第二届决策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

2005年1月

西安光电子协会理事长


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物理学会理事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陕西物理学会理事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


西北大学双聘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顾问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光子学报》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侯洵为开创中国光电子类高速摄影领域做出了贡献,为中国光电器件及夜视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评)

侯洵是中国著名的光电子学专家、瞬态光学和光电子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中国科学院评)

侯洵在中国瞬态光学与超快光子学领域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工作,为中国超快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