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灿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郭光灿
出生地:福建惠安
出生日期:1942年12月9日
专业方向:量子信息,量子光学,信息安全
职务: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
学术代表作:《量子光学》《爱因斯坦的幽灵 量子纠缠之谜》
主要成就:200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2年12月9日,郭光灿出生于福建惠安的一个渔民家庭。
1958年,郭光灿初中毕业时,被保送升入重点高中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理工班。
1960年,郭光灿从泉州第五中学毕业,并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留苏预备班,第二志愿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因中苏关系紧张,留苏政策变动,他未能如愿踏上苏联之旅,而是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学习。
1965年7月,郭光灿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物理系助教、讲师(1965年-1985年)、副教授(1985年-1988年)、教授(1988年晋升)。
1981年9月,郭光灿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公派出国学习,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1983年9月)。
1984年,郭光灿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资助的2000元组织召开了中国第一次量子光学会议。
2003年,郭光灿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科学学部)。
2009年,郭光灿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3
研究方向
1、量子信息
2、量子光学
3、信息安全
科研成就
郭光灿提出概率量子克隆原理,推导出最大克隆效率,在实验上研制成功概率量子克隆机和普适量子克隆机。发现在环境作用下不会消相干的“相干保持态”,提出量子避错编码原理,被实验证实。提出一种新型可望实用的量子处理器,被实验证实。在实验上实现远距离的量子密钥传输,建立基于量子密码的保密通信系统,并提出“信道加密”的新方案,有其独特的安全保密优点。在实验上验证了K-S理论,支持了量子力学理论。发现奇偶相干态的奇异特性等。
1998年,郭光灿团队以非线性光学的实验为切入点,又重新进入实验领域,建立量子光学实验平台,并先后完成了量子克隆和K—S理论检验等有影响的实验。
2000年,郭光灿又领导课题组开辟量子密码的实际应用研究,建立了演示性量子通信系统,成功地完成了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重大转变。
2015年8月,郭光灿及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在固态系统中首次实现对三维量子纠缠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18.09 | 《物理学大题典 光学 第2版》 | 轩植华,白贵儒,郭光灿编 | 科学出版社 |
2018.01 | 《芦笛曲丛书 爱因斯坦的幽灵 量子纠缠之谜 第2版》 | 郭光灿著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9.09 | 《爱因斯坦的幽灵 量子纠缠之谜》 | 郭光灿,高山著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5.09 | 《光学》 | 轩植华,白贵儒,郭光灿编著 | 科学出版社 |
2002.05 | 《神奇的量子世界》 | (澳)Gerard Milburn著;郭光灿等译 | 新华出版社 |
1999.10 | 《费曼处理器 量子计算机简介》 | (澳)Gerard J.Milburn著;郭光灿等译 | 江西教育出版社 |
1997 | 《普通物理学教程 4 光学》 | 郭光灿,庄象萱编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6.02 | 《光学》 | 吴强,郭光灿编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1990.10 | 《光学原子物理》 | 郭光灿等编著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1990 | 《量子光学》 | 郭光灿著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88.05 | 《相干态导论》 | (美)Klaude |
期刊论文
截至2012年6月,郭光灿已发表主要论文210篇,其中PRL4篇,PRA29篇;被SCI收录168篇,被SCI总引用760次,他引576次;出版著(译)作11部。
TangJS,LiYL,XuXY,etal.RealizationofquantumWheeler\"sdelayed-choiceexperiment[J].NaturePhotonics,2012,6(9):602-606.
LiCF,XuJS,XuXY,etal.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ftheentanglement-assistedentropicuncertaintyprinciple[J].NaturePhysics,2011,7(10):752-756.
LiuBH,LiL,HuangYF,etal.ExperimentalcontrolofthetransitionfromMarkovian
科研项目
截至2018年4月,郭光灿先后担任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量子通信与量子信息技术”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科技部中长期规划“量子调控”重大项目-“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的物理实现”首席科学家。
讲授课程
2012年,郭光灿主讲的《来自量子世界的新技术》入选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计划。
获得荣誉
2001年郭光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2013年 | 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
2009年 |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2003年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2003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2002年 | 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称号 |
2021年 |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22年 | 安徽省商用密码行业协会名誉会长 |
2017年 | 哈尔滨理工大学领军者 |
2016年 |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名誉院长 |
2013年 | 南京邮电大学名誉教授 |
2013年 | 福建师范大学双聘院士 |
2007年 | 福建师范大学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2005年1月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兼职教授 |
2004年 | 华南师范大学双聘院士 |
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超快光科学和激光联合中心双聘院士 | |
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 |
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 | |
全国量子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 |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 |
固态量子信息研究部主任 |
人物评价
郭光灿作为中国量子科技的先行者,为中国国内量子光学、量子密码、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众多研究领域贡献了“第一推动力”。(光明网评)
在郭光灿的带领下,量子信息实验室根据学科发展和国家需求不断拓展新的科研领域,创造出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人民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