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龚旗煌简介

龚旗煌简介

淘名人 2024-02-01 07:46 热度:

龚旗煌

龚旗煌,1964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副部长级),兼任研究生院院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龚旗煌于1983年从北京大学本科毕业;1989年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8年被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1年至2017年担任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年至2015年担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挂职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副部长;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至2017年担任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16年担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17年至2019年担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8年兼任北京大学教务长;2019年担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22年6月任北京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龚旗煌长期从事非线性光学前沿与时空小尺度光学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龚旗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省莆田市

出生日期:1964年8月15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职务:北京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人物经历

1964年8月15日,龚旗煌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

1979年—198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3年—198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硕博连读,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88年—1989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习。

1989年—1991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物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1年—1995年,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学院)讲师、副教授。

1994年—1995年,作为前沿科学研究员,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访问研究。

1995年,晋升为教授。

1998年,被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1年4月—2017年3月,担任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8年,作为DAAD学者,在德国维尔兹堡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2009年11月—2015年7月,担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

2012年3月—2014年3月,挂职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副部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龚旗煌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龚旗煌提出通过电荷快速转移获得超快响应和大系数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新方法,实现了高性能超快低阈值全光开关;开拓飞秒/纳米时空高分辨光学测量,实现纳微结构超快光调控及电子态的人工调控。

科研成就奖励

龚旗煌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龚旗煌认为:科学研究的选题只有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才能更加彰显研究意义。提倡创新研究、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提倡“群体意识,团队精神”。团队合作可以培养群体成员的亲和力,使每个群体成员具有高涨的士气。

学堂讲座

2020年9月23日,北京大学博雅学堂首期讲座开讲,龚旗煌出席并致辞,他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传承为国求学、报国奉献的责任担当;二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11年

电荷转移分子体系光学非线性及超快全光开关实现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5年

高效有机蓝光材料及其介观结构发光器件研究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四)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龚旗煌在物理学科领域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学术造诣深厚。(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评)

龚旗煌学术水平极高,为人谦逊、随和,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独到的经验和见解。他长期以来对哈工大、对校区物理学科发展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尤其在学科评估、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助理甄良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