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董韫美简介

董韫美简介

淘名人 2024-02-01 09:05 热度:

董韫美

董韫美,1936年3月4日出生于云南昆明,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教授。1956年董韫美从吉林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8年赴斯坦福大学进修;1985年到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工作,历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计算机科学开放实验室首届主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受聘为吉林大学教授;2013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董韫美主要从事软件理论、技术、工具和汉字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还从事软件规约与软件设计方法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董韫美

国籍:中国

出生地:云南省昆明市

出生日期:1936年3月4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吉林大学

主要成就: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6年3月4日,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

195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

1978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University)进修。

1983年,晋升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198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1985年,到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计算机科学开放实验室(后称重点实验室)首届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年6月,受聘为吉林大学教授。

主要成就

董韫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董韫美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研究开发。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主持和作为主力研制出中国最早的实用高级程序语言BCY和有关计算机上的编译器,其后的工作包括形式语言理论、编译技术。1979年提出用计算机设计高质量汉字字形的参量图形学方法,解决了有关的实现技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软件复用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形式规约的获取与复用,提出基于复用的文法推断方法,和提出一种新的递归函数理论:上下文无关语言上的递归函数CFRF。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中期,董韫美主持研制出了中国国内最早的实用高级程序语言BCY,并在119机、109机、015机等机器上实现了相应的编译程序及其他系统软件。其后的工作包括形式语言理论、编译技术和软件工具。 1978-1980年,首先提出用计算机设计高质量汉字字形的参量图形学方法,解决了有关的实现技术,建立了实验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2年11月

中国计算机学会第三、四届理事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计算机学报》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董韫美在软件理论、技术、工具和汉字信息处理等多个领域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评)

董韫美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终身成就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