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段广仁简介

段广仁简介

淘名人 2024-02-01 09:31 热度:

段广仁

段广仁,男,1962年4月出生,黑龙江桦川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IEEEFellow,IETFellow,国家杰青,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段广仁于1979年9月—1983年8月在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应用数学专业学习,并获学士学位;1983年9月—1986年8月,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代控制理论专业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86年9月—1989年8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专业学习,并获博士学位;1991年10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系教授;2002年10月,任哈工大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中心主任;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段广仁长期从事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控制系统的参数化设计、鲁棒控制、广义系统、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飞行器制导与控制、磁悬浮控制系统设计。

基本资料

中文名:段广仁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62年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个人经历

1979年9月—1983年8月,段广仁在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现燕山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学习,并获学士学位。

1983年9月—1986年8月,段广仁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代控制理论专业学习,并获硕士学位。

1986年9月—1989年8月,段广仁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般力学专业学习,并获博士学位。

1989年10月—1991年8月,段广仁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1年8月,段广仁出站时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1年9月,段广仁被批准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1991年10月起,段广仁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系教授。

1997年1月—1998年3月,段广仁在英国Hull大学电子工程系访问学习。

1998年4月—1998年9月,段广仁以访问学者方式在英国Sheffield大学电子电气工程系学习。

1998年10月—2002年9月,段广仁任英国Belfast女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

2002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段广仁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段广仁建立了一批保证系统稳定性的控制律参数化通解公式;并进一步通过参数优化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系统的参数化设计理论;解决了遗留15年的A. Teel输入饱和实现问题;系统地提出了控制系统参数化设计理论。

科研项目

重要课题:

项目类型

项目名称

总负责人或负责情况

研究经费

起止时间

备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

空间翻滚目标捕获过程中的航天器控制理论与方法

段广仁

1600万元

2017年1月—2021年12月

重大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科学基金

航天飞行器的鲁棒控制 理论与应用

段广仁

1200万元

2010年1月—2016年12月

创新群体

国家重大专项、总装“十二五”规划重大合同项目

*****对象的控制方法研究

段广仁

2610万元

2010年1月—2015年12月

重大专项

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

鲁棒控制理论及其在航天控制中的应用

段广仁

300万元

2006年1月—2009年12月

创新团队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兼任职务

1992年—1997年

黑龙江省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3年—1997年

黑龙江省自动化学会理事

1993年—1997年

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1994年—1999年

American Mathematical Review评论员

1995年—1999年

美国数学学会(AMS) 会员

1995年8月

《信息与控制》第二届编委

2002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授委员会委员

2002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学位委员会委员

2002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

2002年—2007年

旅英中国自动化与计算机学会(CACSUK)理事

2002年5月—2010年12月

《控制理论与应用》编委

2002年5月—2010年12月

《控制理论与应用》编委

2003年—2007年

《Int. J.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编委

2003年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段广仁不仅是享誉中国国内外的控制领域专家,还拥有深厚的洞察力和品学涵养,怀揣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培育出了一批批优秀学子,桃李满天下。他为师、为人、为学的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燕山大学评)

段广仁在控制系统参数化设计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和创造性贡献。(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