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铁军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崔铁军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北省滦平县
出生日期:1965年9月
毕业院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5年9月,崔铁军出生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
1987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获得工程学士学位。
1989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93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1月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
1995年至1997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会(AlexandervonHumboldtFoundation)的资助,作为洪堡学者,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UniversitätKarlsruhe)进行合作研究。
1997年至1999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做博士后研究。
2000年,担任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研究科学家(ResearchScientist)。
2001年10月,被聘为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4年11月,当选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Fellow)。
2016
主要成就
崔铁军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崔铁军在计算电磁学及其快速算法、大型军用目标的精确电磁仿真、目标特性与目标识别、电磁逆散射与电磁成像、埋地散射体的探测与成像、微波毫米波天线与电路的全波分析、新型电磁媒质及其物理特性研究等方向上做出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频电磁散射国家代码(NESC)软件和精确全波电磁仿真软件(FASTEM),可以对飞机、汽车、坦克等军用目标进行快速、精确的电磁仿真。
2009年12月31日,《科学时报》头版头条以《我国科学家验证“光学黑洞”理论》为题报道了崔铁军的课题组在“电磁黑洞”研究上取得的重要进展——首次使用构建的实验装置模拟了微波频段的“电磁黑洞”,并在微波频段实验验证了普渡大学科学家提出的“光学黑洞”理论方案。
2010年6月1日,崔铁军课题组最新科研成果——《用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实现的三维隐身地毯》论文在《Nature Communi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4年 | 电磁研究进展(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 Research Symposium, PIERS)技术委员会副主席 |
2005年 | 亚太微波会议(Asian Pacific Microwave Conference, APMC)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席 |
2008年 | 微波毫米波技术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Technology)联合主席 |
2008年 |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etamaterials)大会主席 |
2012年 | 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etamaterials)大会主席 |
2013年2月 | 江苏省侨界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 |
2013年3月—2018年3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个人生活
崔铁军到东南大学工作以来,经常工作到凌晨,每天早上6点多准时到实验室,晚上12点离开,如无例外。2009年崔铁军因病住院三个月,可除了手术和身体检查,他一天也没闲下来过,甚至把工作室搬到了病房。
人物评价
崔铁军是国际电磁学领域新一代领军人物之一,“隐型衣”、“人造黑洞”的研究都轰动一时;他是同事心目中的“拼命三郎”,严谨刻苦,建树颇丰;他是学生心目中公认的“最儒雅”的教授,学识渊博,平易近人。(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评)
崔铁军在微波超材料和计算电磁学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