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陈俊亮简介

陈俊亮简介

淘名人 2024-02-01 11:36 热度:

陈俊亮

陈俊亮,男,汉族,1933年10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与电子系统专家,中国通信程控交换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中国智能通信网的开拓者。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院长。1955年7月,陈俊亮本科毕业于交通大学电讯系;1955年7月至1956年9月,在北京邮电学院(今北京邮电大学)工作;1961年6月,毕业于苏联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61年6月至1985年6月,先后任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亮长期从事网络智能服务领域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俊亮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宁波市

出生日期:1933年10月10日

毕业院校:前苏联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数字电路逻辑设计》

主要成就:中国通信程控交换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中国智能通信网的开拓者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3年10月10日,陈俊亮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51年9月至1955年7月,陈俊亮本科就读于交通大学电讯系。

1955年7月至1956年9月,陈俊亮在北京邮电学院(今北京邮电大学)工作。

1956年9月至1957年10月,陈俊亮在北京俄语学院(今北京外国语大学)留苏预备部学习。

1957年11月至1961年6月,陈俊亮博士就读于苏联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于1961年6月,获苏联莫斯科电讯工程学院副博士学位。

1961年6月至1985年6月,陈俊亮先后任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程控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其间于1978年12月至1981年2月,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

1991年,陈俊亮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4年,陈俊亮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陈俊亮在20世纪60年代是有线600/1200波特及无线600波特数据传输设备的主要研制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参加“DS-200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研制,建立了程控交换机诊断的基本理论;承担“DS-30程控数字电话交换机”及“程控交换软件单元测试系统”等数项“七五”攻关项目,提出了程控软件测试与维护新的方法;20世纪90年代率先从事智能网得研究,主持研制中国第一套智能网系统,其成果已形成产业化并在中国电信网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智能网的软件结构、业务生成、过程控制等方面提出了新方法。

承担项目&成果奖励

陈俊亮主持研制中国第一颗“东方红”号卫星的无线信道数据传输系统研究项目,获1978年中国全国科学大会奖励。

20世纪60年代,陈俊亮主持研制有线600/1200波特及无线600波特数据传输设备,分别获中国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8年,陈俊亮主持项目《DS-2000程控数字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起始年月

结束年月

单位名称

职务(或身份)

2003年3月

200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

常委

1998年3月

2003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

1993年3月

1998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

学部主任



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通信杂志

主编



中国通信学会

理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陈俊亮是中国通信程控交换技术的奠基人之一,中国智能通信网的开拓者,为中国计算机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