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朱永官简介

朱永官简介

淘名人 2024-02-01 13:38 热度:

朱永官

朱永官,男,1967年8月出生于浙江桐乡,生态环境专家,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官于1989年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2年回国工作,担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至2012年担任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中国唯一的科学顾问;2009年至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2年2月,获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李比希奖,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2022年11月8日,凭借作品《食物变迁记》荣获第四届丰子恺散文奖。朱永官长期从事环境土壤学和环境生物学研究。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朱永官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桐乡

出生日期:1967年8月

毕业院校: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农业环境中的砷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

主要成就:2022年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李比希奖 2013年度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农业科学奖 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性别:男

学位/学历:理学博士/博士研究生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67年8月,朱永官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

1985年9月—1989年7月,就读于浙江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现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9年9月—1992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环境土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94年3月—2002年1月,在英国女王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学习和工作。

1995年9月—1998年6月,就读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环境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2年1月,回国工作,担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10月,组建了中国科学院与澳大利亚土壤环境联合实验室,并任首届主任;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2012年,应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博士邀请,朱永官作为该机构中国唯一的科学顾问。

2007年7月

展开阅读全文 ∨

担任职务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就

朱永官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朱永官研究工作涉及土壤—植物系统中微量元素和污染物迁移和生物转化的机制,主要包括根际过程、微生物分子生态和植物分子生理学等。研究小组系统研究了植物砷吸收积累的生理与分子机制,揭示了水稻根表铁膜与砷动态的关系,发现和表征了植物砷酸还原酶;系统分析和表征了全球水稻砷、硒的含量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发现砷污染可能导致水稻硒等有益微量元素的积累;揭示了蓝藻砷甲基化的分子机制;阐述了植物菌根菌共生与污染物的根际过滤机制及菌根依赖性(生态专一性)与植物磷素高效的相互关系;探明了水稻根际氧化-还原梯度上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变化特征;系统分析了土壤-植物系统钾铯交互作用的机理。研究重点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和植物对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机制与调控,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等。

学术论著

朱永官现任国际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共同主编以及多个国内外学期刊的副主编和编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4年—2012年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科学顾问

2008年—2012年

Environmental Pollution副主编

2012年—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副主编


国际放射生态联盟副主席


国际土壤学会土壤退化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


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朱永官在污染(特别是砷和抗生素等)环境效应和控制原理、微生物生态学和多尺度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机制等领域为祖国环境土壤学与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无私奉献。(嘉兴市人民政府评)

朱永官作为教师,以在学术上敢于让学生大胆探索、在生活上对学生无微不至地关心而闻名。(《海峡人才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