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朱日祥简介

朱日祥简介

淘名人 2024-02-01 13:54 热度:

朱日祥

朱日祥,男,汉族,1955年8月18日出生于山西大同,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第二任所长。朱日祥于1978年从山西大学物理系毕业;198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博士学位;1994年获得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7年至201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2011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2014年获得法国研究院下属科学院颁发的首个“法中奖”;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朱日祥长期从事地球科学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在地磁极性倒转、地磁场与地球深部过程相关性、克拉通破坏以及全球构造等领域取得了创新的成果。2020年8月,获得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之地球科学奖。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朱日祥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西大同

出生日期:1955年8月18日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78年,从山西大学物理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4年,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9年,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4年,获得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入选首届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07年—201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三届、第四届所长。

2011年,当选为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AGUFellow),是中国大陆首位地球科学家。同年受邀在中央10套科教频道《人物》节目,为大家破解玛雅预言。

2021年3月,任第一届月球样品专家委员会主任;5月出任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主任。

2023年1月17日,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朱日祥在地磁极性倒转、地磁场与地球深部过程相关性、克拉通破坏以及全球构造等领域取得了富有创新的成果。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推动国家实施了《深部资源探测核心装备研发》重大装备研制专项,开拓了“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勘探突破”三位一体的研究模式,从理论上提出了“克拉通破坏型金矿”新类型,为地学科技创新驱动国家建设作出了贡献。推动“固体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联盟”的成立与发展,促进了地球科学领域大科学研究和协同创新能力。

朱日祥在极性转换期间地磁场形态学、地质时期地磁场古强度与地球深部过程的相关性以及沉积盆地古地磁定年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成果。主持创建了集成岩石磁学、古地磁学和地磁场古强度研究的综合实验室,开拓了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该实验室已成为岩石磁学与古地磁学领域国内外研究中心之一。

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4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网站显示,朱日祥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朱日祥兼任第三世界科学院地球科学奖励委员会主席。2019年8月27日被聘任为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物理学院名誉院长。

2021年5月,任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人物评价

朱日祥在地球科学和人类演化理论领域取得的诸多国际前沿性研究成果,以及在法中两国科研人员、实验室之间开展合作方面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新华网评)

朱日祥团队开拓性地建立了“克拉通破坏”的理论体系,为中国地球科学家走向世界起到了引领作用。(光明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