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周忠和简介

周忠和简介

淘名人 2024-02-01 14:26 热度:

周忠和

周忠和,1965年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市,进化生物学及古鸟类学家、孔子鸟化石的发现者之一,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1986年周忠和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地学部学习;1989年硕士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1999年获得美国堪萨斯大学古鸟类学博士学位;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担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当选国际古鸟类与进化学会理事;2010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8月就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入选首批国家“万人计划”首席科学家;201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201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2020年5月,被授予“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荣誉称号。2020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应邀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2023年3月,当选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基本资料

中文名:周忠和

外文名:Zhonghe Zhou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江都市

出生日期:1965年1月19日

毕业院校:美国堪萨斯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十万个为什么 古生物》

主要成就:孔子鸟化石的发现者之一 2010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5年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

人物经历

1965年1月19日,周忠和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的农民家庭,父亲是大队会计,他是家中长子,每天放学都要帮家里干农活、照顾弟妹。高中就读于江苏省江都中学,高中班主任是学水文地质的,订过一本杂志叫《化石》,他看过这本杂志,从中知道了些有关化石的事儿。

1982年,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

1986年,本科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地学部,师从苏德造教授研究中生代鱼类。

1989年,获古鱼类学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

1995年,赴美国堪萨斯大学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系留学,师从世界古鸟类专家马丁教授,攻读古鸟类博士学位。

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回国工作,担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热河生物群”课题组的负责人,并继续从事古鸟类研究。

2000年,当选国际古鸟类与进化学会理事。

2010年4月2

展开阅读全文 ∨

研究方向

周忠和主要研究方向为鸟类的起源、鸟类飞行的起源和进化、羽毛的演化、鸟类早期演化和辐射,以及带毛恐龙、翼龙,生物地层学和热河生物群演化与环境关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周忠和长期从事中生代鸟类与热河生物群的研究,他发现并命名发表了若干中生代鸟类化石,是最早从事辽宁早期鸟类化石研究的学者之一。和同事一起提出了一些支持鸟类恐龙起源学说以及鸟类飞行树栖起源假说的新证据;研究了早期鸟类的系统演化、生态分异、食性分化等理论问题,丰富了人们对早期鸟类的认识;还通过对热河生物群的综合研究,提出了热河生物群是若干生物进化摇篮的假说。有关成果多次入选美国《发现》杂志年度百项科学新闻、《时代周刊》年度世界十大科技发现、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成果、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野外考察

1990年7月,周忠和参加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金帆博士率领的科考队,在中国辽宁省西部的朝阳地区跋山涉水,采集鱼类化石,进行热河群地层的研究,由于他的硕士论文研究的是北票鲟,所以他分工负责寻找和研究鲟类化石,在波罗赤乡的一条小山沟里,他发现了一种白鲟科鱼化石,这是现代生活着的长江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来源

2010年-2014年

国际古生物协会副主席


2014年-2018年

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

2016年12月-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第七届)


2018年3月-202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委


南京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教授



《科学通报》特邀编辑



《古生物学报》编委会副主任



《古脊椎动物学报》编委



《地球科学进展》编委



《National Science Review》副主编



《Zoologica Scripta》编委



《Palaeoworld》编委


2023年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活动

2023年1月,参加北京卫视《大先生》节目。

人物评价

周忠和研究发表了20多种早白垩世发现的新的鸟类化石,在脊椎动物的进化,特别是早期鸟类的系统发育、分异辐射、飞行进化、功能形态、胚胎发育和生态习性的分异等方面取得了若干突出的发现和成果,推动了中国在中生代鸟类研究领域的工作,并使得中国逐渐成为国际该领域最重要的地区之一,此外还在热河生物群的综合研究等方面有较大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周忠和的发现带动了随后发生的鸟类进化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突破。(美国古鸟类学家AlanFeduccia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撰写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