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周卫健简介

周卫健简介

淘名人 2024-02-01 15:13 热度:

周卫健

周卫健,女,1953年3月23日出生于贵州贵阳,河南南乐人,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科技部、中科院、教育部共建的“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实质性双聘教授。1968年12月周卫健参加工作。197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1993年2月加入九三学社。1995年获得西北大学地质系博士学位。1998年开始历任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07年担任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主委。2008年开始历任政协陕西省第十届、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周卫健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第四纪地质及宇宙成因核素在地球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周卫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贵州贵阳

出生日期:1953年3月23日

毕业院校:西北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中国北方干旱化的历史证据和成因研究》

主要成就: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性别:女

学历:在职研究生

学位:理学博士

人物经历

1968年12月至1972年03月,在贵州省罗甸县插队做知青。

1972年03月至1973年09月,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担任教师。

1973年09月至1976年07月,在贵州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学习。

1976年07月至1978年11月,在贵州省赤水天然气化肥进口设备厂担任英语技术翻译。

1978年11月至1985年04月,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担任实习员。

1985年04月至1999年09月,任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87年05月至1988年10月,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理系学习硕士学位必修课。

1992年09月至1995年12月,在西北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7年05月,任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会副主委。

1999年09月至2000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会副主委。

2000年10月至20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周卫健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周卫健在古气候突变事件、10B环境示踪和14C年代学领域取得系统创新成果。首先报道了东亚季风新仙女木突变事件的可靠地质证据,及其寒冷和降水增加的特点以及高低纬气候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为气候趋势预测提供了历史相似型。创造性地利用黄土10Be定量重建地磁场强度和季风降水变化,为解决中国黄土10Be示踪环境的难题做出关键贡献。创建了大样品-小样品-微量样品14C测年方法序列,解决了当时考古和地质小样品测年难题。近年来主持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为地球环境研究提供了平台。

学术论著

根据2019年8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官网显示,周卫健发表论文180余篇,被SCI引用2000多次。

Zhou Weijian, Zhou Mingfu, and M.J. Head, 14C Chronology of Beizhuangcun sedimentation seq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周卫健个人生活

周卫健的父母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因此给他们的女儿取名“卫建”,取保卫国家、建设国家之意,年轻的父母希望他们的女儿长大后,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对国家有用的人。周卫健的父亲,少年时期就投身抗日游击队的行列中(1938年),解放战争时期随刘邓大军解放大西南;她的母亲,在中学求学期间(

时间

担任职务

1997年05月—2007年07月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

1998年03月—

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2年11月—2007年12月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2007年07月—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主委

2007年12月—2008年01月

九三学社中央常委

2008年01月—2018年01月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

2012年06月—

中国科学院地质学部副主任、常委


陕西省十一届政协委员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共建的“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主任


西安交通大学双聘院士

2022年11月23日

陕西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周卫健长期从事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在第四纪年代学、东亚季风气候突变事件、宇宙成因核素环境示踪等领域取得了系统性原创成果。(西安交通大学评)

多年来周卫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认真履职,发挥其专业所长,针对国家和人民关心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她与团队成员一起向中央提交专题报告,指出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化是自然环境长期演变的结果,明确提出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应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灌则灌”的基本原则,为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科学实施做出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