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虎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周成虎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海安市
出生日期:1964年8月18日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实践》《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原理》
主要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84年7月,周成虎毕业于江苏省曲塘高级中学,并考入南京大学。
1984年7月,周成虎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学系陆地水文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7年7月,周成虎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所工作,周成虎担任助理研究员。
1992年3月,周成虎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3年9月,周成虎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1996年9月,周成虎担任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至2015年12月)。
2002年,周成虎获得自然基金委设立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8年1月,周成虎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至2016年2月)。
2013年12月,周成虎增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首个海安籍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4年4月,周成虎入选“万人计划”第一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2017年11月,周成虎
主要成就
周成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周成虎长期从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及其与地理科学的交叉研究。建立了“定位、定性、定量”相统一的地貌实体遥感定量解析模型和基于“六库”的数字地貌制图技术方法,解决了地貌特征精确识别的科学难题;建立了面向椭球空间的全球离散地理格网模型和多维动态海洋现象表达的时空场数据模型,发展了海洋渔业资源分析与渔场预报等应用模型,开拓了中国“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新领域;建立了以遥感影像认知模型和“像元-基元-目标”综合计算模式为核心的遥感地学理解与分析计算的方法,发展了系列遥感专题信息提取模型。
周成虎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数据的知识挖掘、地学智能计算、洪水灾害的数值模拟分析与评估信息系统、遥感影像的地学分析与应用。发展了智能化遥感影像分析与离散地理系统模拟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和建立了适用于空间复杂系统模拟和分析的地理元胞自动机模型,所建立的基于微分几何原理的全球地理格网模型及其地理格网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6年12月28日 | 青岛理工大学特聘教授 |
2008年8月— | 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信息科学委员会副主席 |
2008年1月— | 《Int J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s》编委 |
2000年5月— | 中国地理学会水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1996年9月— |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副理事长 |
1998年 | 山东矿业学院兼职教授 |
1998年 | 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兼职教授 |
1997年 | 南京大学地理系兼职教授 |
1996年 | 中国科学院遥感科学委员会委员 |
1996年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
1995年 | 中国海外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理事 |
1990年1月— | 《J Geographical Scienceces》编委 |
中国GIS协会第一专业委员会主任 | |
国家遥感中心专家 | |
国土资源部特邀名誉专员 | |
《遥感学报》第二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 |
2022年12月 | 九三学社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提名),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
人物评价
周成虎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并涉及地貌学、水文学等传统的地理分支学科领域内作出了突出贡献。(光明网评)
周成虎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在担任政协委员的这些年里,周成虎的提案涉及从科研到民生的诸多方面。他的视野不仅仅局限在科研学术领域,总能从最细小的地方发现有待改善的问题,他在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观点独到、具有现实意义的提案。(科学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