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张宏福简介

张宏福简介

淘名人 2024-02-01 19:06 热度:

张宏福

张宏福,1962年9月出生于陕西省山阳县,岩石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宏福于1985年从西北大学地质系本科毕业;1988年获得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硕士学位后,进入西北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1998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地质学系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0年担任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宏福长期从事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宏福

国籍:中国

出生地:陕西省山阳县

出生日期:1962年9月

毕业院校: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62年9月,张宏福出生于陕西省山阳县漫川关。

1981年,从山阳县县中毕业。

1985年,从西北大学地质系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8年,从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毕业,师从池际尚院士,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88年—1991年,担任西北大学地质学助教。

1992年—1994年,担任西北大学地质学讲师。

1994年,作为访问学者赴英,一年后开始在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RoyalHolloway,UniversityofLondon)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地球化学家MartinA.Menzies教授。

1998年,从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地质学系毕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1998年—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其间,先后担任地质与地球物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张宏福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宏福以深源岩石及其捕虏体为对象,探索地幔与地壳、软流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和外部因素,揭示大陆岩石圈的演化过程。在大陆深部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内在机理、外部控制因素、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三个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就。特别是提出并论证了证明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造成的岩石圈地幔组成的变化是导致古老克拉通能够被破坏的本质。

张宏福长期坚持“理论创新与实验技术研发相结合”,开拓了非传统稳定同位素(Li-Fe-Mg)在地幔地球化学中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地幔组成转变过程中熔体的性质和来源,拓展了地幔地球化学研究领域。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12月,张宏福先后发表论文189篇,其中SCI收录152篇。论文被SCI引用5731次(他引4590次),H-index为38;为6篇ISI地球科学Top1%高引用率论文作者;特邀编辑Lithos和Gondwana Research专辑2部。其中第一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8年10月

西安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2019年10月

兰州大学双聘院士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理事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地幔矿物岩石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火山及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化学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朝阳区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西北大学第八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地质学报(英文版)》副主编


《岩石学报》编委


《科学通报》编委


《地球化学杂志(Geochemical Journal)》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张宏福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评)

张宏福在地幔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探索等前沿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他学风正派、精心育人。(西北大学人力资源部评)

张宏福对待同事和学生,他总是耐心而严肃地传授知识;对待科研工作,他总是严谨而踏实地探索追求。近40年来,张宏福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坚持,一步一步地走进了令他神往的地质天地。他长期坚持在固体地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成为中国地幔地球化学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西北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办公室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