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军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夏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54年9月
毕业院校: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湖北孝感
人物经历
1954年9月,夏军出生于湖北孝感。
1976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1981年,获得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陆地水文学硕士学位。
1985年,获得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文学及水资源博士学位。
1985年—1987年,任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讲师。
1987年—1990年,任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副教授。
1991年—1993年,任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教授、水文水环境研究所所长。
1993年—1997年,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授、水文水环境研究所所长。
19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2000年,任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教授;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0年—2005年,任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0年—2011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2年—2014年,任武汉大学水安全研究院(RIWS)院长。
2015年
主要成就
夏军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夏军在径流形成与转化的时变非线性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系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水文非线性系统识别理论与方法,解决了如何求解降雨径流非线性响应关系的难题;发现了受控于土壤湿度、降雨强度和下垫面多要素组合的时变增益产流规律,揭示了径流形成与转化的水文非线性机理;发展了时变增益水文模型与水系统方法,明显提高了径流预测的精度,在解决变化环境下径流模拟与调控的非线性、时空变异与不确定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推动了水文科学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到中国东部季风区黄河、长江、淮河以及中小河流防洪减灾、水质水量联合调度、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水利工程的水管理,产生了社会经济效益。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9月,夏军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45篇,EI收录论文157篇,出版专著12部。其代表性论著有《水文非线性系统理论与方法》《气候变化对中国东部季风区陆地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的影响及适应对策》《淮河流域水循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6年—1999年 | 国际水资源系统委员会(IAHS-ICWRS)副主席 |
1996年—2003年 | 《水文科学(Hydrological Science Journal)》副主编 |
2000年—2002年 | 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常务理事 |
2003年—2006年 | 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副主席 |
2003年—2007年 | 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副主席 |
2004年—2012年 | 全球水计划亚太区域委员会(GWSP-APRC)主席 |
2004年—2012年 | 全球水系统委员会中国委员会(GWSP-CNC)主席 |
2004年4月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
2005年 | 《城市水务(Urban Water Journal)》副主编 |
2009年 | 国际水资源协会(IWRA)主席 |
2009年—2012年 | 国际科学院理事会水文计划(IAC-Water Programme)联合主席 |
2009年—2015年 | 世界水理事会(WWC) |
人物评价
“夏军在发展水文科学和国际合作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并且应用他的研究和水文学知识,使得社会受益。”(国际大地测量及地球物理学联合会评)
“他(夏军)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在发展水文科学与实践的知识与战略,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水管理与可持续开发及应用方面,做出了创新性贡献,在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杜格—纳须国际水文科学大会组委会评)
“夏军是知名国际水文水资源学者,他对全球水资源和环境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