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孙和平简介

孙和平简介

淘名人 2024-02-02 16:47 热度:

孙和平

孙和平,1955年8月出生于江苏江阴,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孙和平于1976年12月—1980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1980年8月—1991年10月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1996年1月获得比利时鲁汶大学理学院地球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7年11月—2000年11月任动力大地测量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00年11月—2005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05年2月—2015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和平主要从事地球动力学与微小形变的高精度重力信号检测、理论模拟和力学机制解释等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孙和平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江阴

出生日期:1955年8月

毕业院校:鲁汶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55年8月,孙和平出生于江苏江阴。

1976年12月—1980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1980年8月—1991年10月,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1991年11月—1996年1月,就读于比利时鲁汶大学理学院地球物理专业,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1996年2月起,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997年11月—2000年11月,任动力大地测量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199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0年11月—2005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2005年2月—2015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孙和平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孙和平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球重力场观测技术,理论模拟,资料处理和地球动力学应用解释等。主要业绩包括建立和完善武汉国际重力潮汐基准;精密测定全球重力潮汐参数;发展大气变化对重力场观测影响理论;利用全球地表超导重力观测探讨最新全球海潮模型的适定性;检测地球液态地核的自由核章动现象、地球自由振荡和地球固态内核的平动振荡现象,构制考虑液核近周日共振效应的重力潮汐模型等。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国家精密测绘、全球大尺度地球动力学和空间技术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背景材料。

学术论著

截至2021年12月,孙和平已发表学术论文226篇(其中SCI期刊论文91篇,第1作者64篇),其主要论著有《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的重力极潮提取与研究》《核幔耦合对地球自由核章动的激发影响》《现代大地测量及其地学应用研究进展》《南极中山站的重力和区域海洋潮汐特征研究》《重力场的地球动力学与内部结构应用研究进展》等。

学术交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6年—200年

中国—比利时政府科技合作(中方)负责人

1997年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GGP)合作(中方)负责人

1997年—2001年

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环境变化委员会委员

2000年

《地震学报》编委

2001年

《地理空间信息》编委

2001年—2015年

湖北省测绘学会副理事长

2002年—2017年

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

2003年—2007年

《科学通报》编委

2004年—2009年

《自然科学进展》编委

2004年—2012年

《大地测量学杂志(Journal of Geodesy)》编委

2005年9月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编委

2006年9月

《测绘学报》编委

2010年—2012年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编委

2012年9月

《地球物理学报》编委

2015年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地球与行星物理(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编委


国际大地测量协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孙和平⽼师知识渊博,具有国际前沿视⻆,备课认真充分,思路开放,重于启发,有理论有实践;教学满怀热情,上课⽣动详细和蔼可亲,清晰有⼒,让⼈茅塞顿开。”(孙和平众学⽣评)

“孙和平热爱祖国和科学事业,学科基础理论深厚,治学严谨,自觉恪守学术道德诚信。”(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评)

“孙和平以科学报国为己任,脚踏实地、勤奋刻苦、严谨进取,秉持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他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做出贡献的杰出人才。”(中国科学院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