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纪兰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苏纪兰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攸县
出生日期:1935年12月31日
毕业院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9年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藉院士
人物经历
1935年12月31日,苏纪兰出生于湖南攸县。
195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
1961年,获得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硕士学位。
1967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
1967年—1974年,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工程科学系。
1971年,晋升为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副教授。
1971年—1972年,任夏威夷地球物理研究所海啸研究中心研究员。
1974年—1980年,任教于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海洋工程系。
1977年,获得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终身教职。
1979年—1980年,任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访问副教授。
1981年起,任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今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教授、研究员。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1994年—1999年,任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
1999年,任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同
主要成就
苏纪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苏纪兰长期致力于中国近海及河口海洋动力学研究。作为中方首席科学家主持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并于20世纪90年代与中国台湾海洋学者对南海多次进行海盆尺度的同步配合调查,系统论证了黑潮在台湾东北涌升入侵东海陆架的季节特征及其动力机制、黑潮涌升与台湾暖流的内外侧分支结构的关联、琉球海流的结构与变化、南海常年皆有多个中尺度涡等。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0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官网显示,苏纪兰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主要论著有《中国海洋地理》《中国近海水文》《中国近海的环流动力机制研究》等。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1991年6月 | 中国邻近海域物理和化学海洋学讨论会 | 杭州 |
1993年 | 第二届海峡两岸海洋学术交流会议 | 厦门 |
2003年11月 | 第十二届太平洋与亚洲边缘海研讨会 | 杭州 |
2010年11月 | 中国海洋发展战略高层论坛 | 北京 |
2011年12月 | 中国海洋学会第五届青年海洋科学家论坛暨首届国家海洋局青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1年—1989年 | 国家海洋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主任 |
1988年—1992年 | 国际海洋科学研究委员会(SCOR)执委会委员 |
1989年—1998年 | 《海洋学报》主编 |
1992年—1994年 |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第六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
1993年—1995年 | 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副主席 |
1994年 | 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 |
1994年—1996年 |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第七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
1995年—1996年 | 国家科委海洋高科技专家组组长 |
1996年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
1996年—1998年 |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第八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 |
1996年—2001年 | “863”海洋高技术领域(820)主题专家组组长 |
1997年 |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 |
1997年—2012年 |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编委、副主编 |
1998年—2011年 | 《大地测量学杂志(Journal of Geodesy)》编委 |
199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苏纪兰的父亲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属于技术兵种,在部队里训练通信兵。苏纪兰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弟,曾在女子专科学校任教,婚后放弃了教学。从苏纪兰一岁多开始,全家就跟着父亲在各地奔波,如云南、贵州、四川等。
婚姻家庭
苏纪兰的妻子是袁立宜。
人物评价
“苏纪兰有一颗让华夏子孙敬仰的拳拳爱国之心,他是中国学者的骄傲。”(《杭州日报》评)
“苏纪兰在国际海洋学界的杰出活动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他是名副其实的‘海洋之子’。”(中国海洋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