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沈树忠简介

沈树忠简介

淘名人 2024-02-02 18:12 热度:

沈树忠

沈树忠,1961年10月出生于浙江湖州,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生物演化与环境科教融合中心主任。1981年沈树忠毕业于浙江煤炭工业学校;1986年和1989年分别获得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年博士毕业之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1996年公派到日本新泻大学理学部做博士后;2000年底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从澳大利亚引进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至2010年担任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2年入选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第一层次);201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全职加入南京大学。沈树忠主要从事二叠纪腕足动物化石系统分类学、生物大灭绝及其以后的复苏、定量生物古地理学、生物多样性和古环境学等方面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沈树忠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省湖州市

出生日期:1961年10月

毕业院校:中国矿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西南地区长兴阶至三叠系底部的腕足动物群》

主要成就:201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61年10月,沈树忠出生于湖州塘甸(现吴兴区环渚街道万安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1975年,沈树忠考入了浙江省湖州中学,当时的环境并不是单纯地读书,学生经常要学工、学军、学农,沈树忠所在的高二(5)班是农村班,经常要去劳动。

1977年,沈树忠毕业于浙江省湖州中学(当时的高中只有两年)。

1981年,沈树忠从浙江煤炭工业学校(现浙江工商大学)毕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离家乡较近的浙江长广煤炭公司,成了一名地质技术员。

1986年,沈树忠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9年,沈树忠从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

1994年,沈树忠应金玉轩教授邀请,第一次赴西藏希夏邦马峰地区进行野外工作。

1995年,沈树忠初次出国,被派往俄罗斯古生物研究所学习。

1996年10月,沈树忠被国家教委公派到日本新泻大学理学部做博士后。

2000年底,沈树忠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从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沈树忠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94年以来,沈树忠多次进入西藏进行大量野外工作,建立以藏南为代表的冈瓦纳北缘二叠-三叠纪之交连续的生物、地化和岩石地层序列,改变了该区缺失中、上二叠统的传统认识。通过藏南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动物群的比较,提出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外来体和拉萨地块二叠纪地层和动物群与冈瓦纳大陆北缘有本质区别,新特提斯洋在中二叠世业已形成等观点,对认识古特提斯洋的古地理演化有重要意义。

在系统古生物研究方面,沈树忠深入研究了十多个国家的腕足类和牙形类动物群。带领团队建立石炭纪-三叠纪全球腕足动物数据库,创建全球生物古地理和多样性演变模式,使其成为判断该时段地体古地理位置和古海道开闭时间以及海洋底栖生态系统演变依据,提出前乐平世事件与当时全球大海退造成的大规模栖息地减少相关等新认识。

在二叠纪生物大灭绝研究中,沈树忠与团队成员和国际同行一起共同开展高精度综合年代地层框架、生物多样性定量分析和多种地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2018年9月1日

浙江工商大学双聘院士

2004年—

国际二叠纪地层分会秘书长和选举委员(连续两届)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日本东北大学客座教授


澳大利亚Deakin大学荣誉研究员


国际乐平统工作组主席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1982年,沈树忠去长兴采石厂,遇到了他的妻子。

2002年,当沈树忠第5次到达西藏时,发生了意外,他的重感冒遭遇了西藏的恶劣天气条件,身体出现了严重不适,最后只能靠简陋的制氧机帮助呼吸,在同事的护送下驱车14小时回到拉萨才脱离危险。

人物评价

沈树忠在二叠纪地层学、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与环境变化、腕足动物古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和创新性成果。他热爱地层古生物事业,勤奋踏实,学风端正,肯为集体出力,有较强的组织和综合研究能力。(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