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安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邵明安
外文名:Ming-an Shao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常德
出生日期:1956年11月
毕业院校:美国衣阿华州立科技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土壤物理学》、《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研究》
主要成就: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75年,邵明安凭借在生产队和生产大队的出色劳动和优秀品德,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进入湖南常德农校学习。
1978年3月,邵明安进入湖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学习。
1982年1月,邵明安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土壤物理专业就读研究生,师从土壤学家杨文治和李玉山研究员。
1985年7月,邵明安获得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理学硕士学位。之后留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1985年7月—1988年12月)、副研究员(1990年8月—1992年11月)、研究员(1996年8月晋升)、博士生导师。
1989年1月,邵明安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英国雷丁大学和帝国理工学院学习(至1990年7月)。
1992年11月,邵明安前往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进行合作研究(1993年3月)。
1993年8月,邵明安进入衣阿华州立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罗伯特·霍顿教授。
1996年7月,邵明安获得衣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邵明安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水、热、溶质运移及土壤-植物(被)-大气连统体中水分运动等。在中国率先较全面地开展了以植物根系吸水为中心的土壤水分有效性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根系吸水模式和土壤水分的效性动力学模式;提出了描述土壤-植物系统中水流运动的瞬态流通用模型;建立了土壤水分运动的广义相似理论,发展了传统的Boltzmann变换,提出了土壤导水特性的积分方法,获得了最具影响的vanGenuchten导水特性模型参数的解析表达式;在入渗条件下求解了水热耦合方程,使得该问题的显式解成为现实。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12月,邵明安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主要论著380篇,其中被SCI收录160篇、EI收录94篇,出版专(编)著10部,论著被引用15667次,其中SCI引用2091次。
期刊论文
ShaoM.1992.Ontimeconstantvariabilityofelectricanal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9年10月至2004年7月 | 中国土壤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理事;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1999年10月 | 《土壤学报》编委 |
2004年7月至2008年9月 |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2004年7月 | 《土壤通报》编委 |
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 |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2008年9月 | 《干旱区研究》编委 |
2012年8月至2016年9月 |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理事;土壤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2016年9月 |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理事 |
国际农业工程大会共同主席 | |
国际土壤物理学大会主席 | |
首届陕西省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 |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专家 |
人物评价
从弱冠到花甲,从中国农村到国际前沿,从科学理论到田间应用,从个人拼搏到培养人才,邵明安展现才华的同时,也挥洒着无尽的汗水。(《农业科技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