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林学钰简介

林学钰简介

淘名人 2024-02-03 09:14 热度:

林学钰

林学钰,1937年3月6日出生于上海,籍贯福建福州市,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林学钰于1957年从长春地质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0年至1982年在美国爱达荷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1985年至1991年担任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1990年在澳大利亚科学工业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1990年担任长春地质学院应用水文地质研究所所长;1994年建立了中国国内第一个部级“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系列模型”开放研究实验室;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2007年获得吉林省第五届“吉林女杰”称号。林学钰主要从事地下水管理模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在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水流模拟、预报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建立了一批地下水水质模型,在地下水污染机理和微生物治理地下水污染理论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林学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37年3月6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长春地质学院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品:《现代水文地质学》

性别:女

籍贯:福建福州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37年3月6日,林学钰出生于上海,籍贯福建省福州市。

1957年,从长春地质学院(现长春科技大学)水文地质系及工程地质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0年,在美国爱达荷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至1982年末)。

1982年,建立《地下水管理学》和《环境地质学》新学科。

1983年,担任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系主任、副教授。

1985年,晋升为教授。

1985年—1991年,担任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

1990年4月至10月,去澳大利亚科学工业研究所(CSIRO)做高级访问学者。

1990年,担任长春地质学院应用水文地质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1994年,建立了中国国内第一个部级“水资源评价与管理系列模型”开放研究实验室。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1998年,担任“未来地下水危机国际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

主要成就

林学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林学钰早年主要从事地下水管理模型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使中国地下水管理工作进入系统化、模型化、定量化的新阶段。在区域和城市地下水资源评价、水流模拟、预报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 建立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地下水水质模型。她还在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与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林学钰长期从事环境地质和地下水管理研究,在地下水模型研究、水资源管理、水-环境决策支持系统、地下水污染机理和溶质运移理论研究等方面均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

学术论著

截至2016年9月,林学钰共出版学术专著18部;在中国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代表性著作如下: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4.05

《底泥氟长期释放机制研究》

梁秀娟,肖长来,林学钰著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01

《地面沉降的三维虚拟表达技术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

朱琳,林学钰著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12

《环境及水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2年—2002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和第四届学科评议组(地质勘探、矿业、石油)成员

1997年

国际水文科学中国委员会委员

2002年

青岛大学外聘院士

2015年

太原理工大学双聘院士


教育部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工程研究中心


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委员


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


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地质学会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主编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水资源保护》《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西北地质》Journal of Transportin Porous Media等期刊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林学钰是中国最早从事环境水文地质和地下水资源管理研究的学者之一。(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评)

林学钰完成的国家、部(省)级科研生产项目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中国科学院大学水系统安全研究中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