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忠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胡瑞忠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永州
出生日期:1958年12月
毕业院校:成都地质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58年12月,胡瑞忠出生于湖南永州。
1978年2月—1988年3月,就读于成都地质学院,先后获得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88年4月—1988年12月,任成都地质学院讲师。
1989年1月—1991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1年7月,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1992年6月—1992年12月,在新西兰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IGNSNewZealand)从事访问研究。
1995年11月—1996年6月,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ofManchester)从事访问研究。
2001年12月—2002年5月,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从事访问研究。
2003年2月—2003年5月,在香港大学从事访问研究。
2005年6月—2005年9月,在香港大学从事访问研究。
2008年5月—20
主要成就
胡瑞忠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胡瑞忠一直从事大陆动力学与成矿关系、矿床地球化学、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学术论著
截至2022年8月,胡瑞忠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出版专(编)著9部。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2007年1月 | 第二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 昆明 |
2007年4月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 | 北京 |
2007年12月 | 第三届全国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 海口 |
2011年4月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 | 广州 |
2013年4月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 | 南京 |
2013年11月 | 第六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 桂林 |
2015年6月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 | 长春 |
2015年9月 | 第二届中—日地球化学和天体化学论坛 | 北京 |
2015年12月 | 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 长沙 |
2016年11月 | 第十一届矿床模型与找矿勘查国际研讨会 | 贵阳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4年8月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
1998年9月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 |
2003年9月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副理事长 |
2009年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
2009年—2014年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2009年—2014年 | 侯德封奖评选委员会委员 |
2013年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 |
2013年3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2013年5月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2017年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 |
2021年11月—2025年4月 |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副主编 | |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 |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胡瑞忠出生在永州市道县石马神村一个贫困农家。他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的骄傲,同学们的榜样。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胡瑞忠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胡瑞忠的母亲是蒋冬姣,其弟弟是胡瑞生。
人物评价
“胡瑞忠是中国的栋梁大才,为中国地球化学研究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共道县县委、道县人民政府评)
“胡瑞忠在矿床学和矿床地球化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为中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贵阳晚报》评)
“胡瑞忠数十年如一日,在中国科研领域孜孜耕耘,其不忘初心、勇攀科研高峰的精神实为广大科研工作者之楷模。”(中国发展网评)
人物影响
2022年10月,以胡瑞忠命名的新矿物—瑞忠锗矿,获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IMA-CNMNC)全票批准,编号IMA2022-066,英文名为Ruizhongite,矿物缩写为R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