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崔鹏简介

崔鹏简介

淘名人 2024-02-03 19:18 热度:

崔鹏

崔鹏,1957年8月7日出生于陕西西安,自然地理与水土保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崔鹏于1982年从西北大学毕业;198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0年获得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7年分别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和英国伦敦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1997年回国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9至200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主要从事以泥石流为主的山地灾害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崔鹏

别名:泥石流院士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西安

出生日期:1957年8月7日

毕业院校:北京林业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学位:博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57年8月7日,崔鹏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

1982年7月,从西北大学地理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并考取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山地所”)的研究生,由于山地所第一次招收研究生,还没有办学条件,崔鹏被安排到了成都地质学院。

1985年,从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毕业,毕业论文是《从地貌演变探讨泥石流发育过程》,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90年,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系毕业,获得农学博士学位。

1994年—1997年,分别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和英国伦敦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7年,回国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1999年,入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1999年—200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200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4年,被遴选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8年5月14日,汶川地震后两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崔鹏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崔鹏在泥石流形成、运动和成灾机理研究中,初步建立土力类泥石流起动理论,深化泥石流运动阻力认识,阐明流量放大、输沙及其灾害链规律,揭示成灾机理。在减灾原理与方法研究中,建立基于起动机理的泥石流预测预报原理和方法;提出泥石流过程调控的灾害防治原理和方法;发展了山区道路和风景区泥石流治理模式与技术。揭示了汶川地震区泥石流、滑坡、堰塞湖等次生山地灾害的分布规律,提出不同空间尺度的泥石流风险分析方法和特大泥石流防治原理。

学术论著&专利

截至2019年8月,崔鹏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取得发明专利1项(ZL 99 1 14724.3),获软件著作权授权1项(2004SR03998)。

出版时间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5年

《风景区泥石流研究与防治》

崔鹏,柳素清,唐邦兴,等

科学出版社

2006年

《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观测实验资料集》

康志成,崔鹏,韦方强,等

科学出版社

20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0年10月

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副主任

2000年10月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兼泥石流滑坡专业委员会主任

2003年01月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和《自然灾害学报》副主任编委

2004年01月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主编

2004年10月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

2004年10月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兼环境与自然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

2015年01月

中国地理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2016年05月25日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高级技术顾问

2016年05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第四届国际泥石流学术大会中国组织委员会主席


《山地学报》《工程地质学报》《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资源科学》和《生态环境》等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崔鹏硕士毕业后就开始了他的泥石流研究之路,并成为中国第一个“泥石流院士”。从事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研究,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山地灾害现场,而每一次,崔鹏都带队奔赴在第一线。在汶川特大地震、庐山地震和舟曲特大泥石流救灾中,崔鹏都参与了大量次生山地灾害科技攻关。崔鹏为山地灾害学科发展做了人才与知识储备,为青年人才的深造和能力培养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就像引流槽一样,把泥石流研究的触角尽可能地延伸,铺来。(人民网评)

崔鹏长期从事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研究,在泥石流学科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得到中国国内外学者认可。(《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编辑部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