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陈骏简介

陈骏简介

淘名人 2024-02-03 21:31 热度:

陈骏

陈骏,1954年11月7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江苏扬州,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骏于1985年获得南京大学矿床学博士学位;1986年—1990年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讲师;1990年—1992年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1992年起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1993年—1997年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1997年—2006年任南京大学副校长;2006年—2018年任南京大学校长;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6月任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委员会主席。陈骏长期从事表生地球化学和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骏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54年11月7日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籍贯:江苏扬州

人物经历

1954年11月7日,陈骏出生于上海。

198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

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年,获得南京大学矿床学博士学位。

1986年—1990年,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讲师。

1988年—1989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地质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0年—1992年,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1992年起,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

1993年—1997年,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

199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997年—2006年,任南京大学副校长。

2006年—2018年,任南京大学校长。

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6月,任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委员会主席。

主要成就

陈骏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陈骏用矿物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示踪风尘物源,揭示了亚洲风尘的潜在源区;通过对中国北方沙漠和黄土风化成壤过程中元素的活动性研究,创建指示古季风气候变化的地球化学指标,明确指出亚洲季风对大陆风化过程和全球变冷的重要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围绕含锡花岗岩的物源性质、演化程度、成矿能力和找矿标志开展研究,系统揭示了华南锡矿成矿地球化学过程,提出华南最重要原生锡矿三阶段成矿模式和锡石—硫化物矿床的找矿模型。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10月,陈骏已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4部,其代表论著有《华夏地块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地质》《碳存在条件下锡石的溶解度试验》《华南含锡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夕卡岩中主要含锡矿物的研究》等。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2005年10月

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大会

南京

2012年6月

第四届花岗岩与地壳演化学术研讨会

南京

2013年4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3年9月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2004年—2007年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2008年—2011年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2008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2009年—2012年

刘东生地球科学基金第一届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2009年4月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2012年—2015年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2013年—2016年

刘东生地球科学基金第二届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2013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6年—2019年

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2017年—2020年

刘东生地球科学基金第三届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2017年—2021年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陈骏出生于上海,后随母亲迁回老家扬州。陈骏的父亲长年在外工作,母亲文化程度不高,又要忙于田间劳作,陈骏从小养成了自觉学习和钻研的好习惯。

人物评价

“陈骏为中国的钨锡矿床研究、金矿寻找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评)

“陈骏是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卓越领导者,在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南安普敦大学评)

“陈骏是一位杰出的地球化学家,成果丰硕,成就卓著。”(时任日本北海道信息大学校长泽井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