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安芷生简介

安芷生简介

淘名人 2024-02-03 23:32 热度:

安芷生

安芷生,1941年出生于湖南芷江,环境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2年安芷生毕业于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1985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先后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实验室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获得陈嘉庚科学奖;2006年授聘为复旦大学双聘院士;2011年获得美国沙漠研究所杰出国际科学家奖;201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安芷生长期从事黄土、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研究,包括黄土与环境、地层学、古土壤与古气候学、磁性地层学和微形态学、季风变迁与过去全球气候变化、黄土高原环境保护与治理。

基本资料

中文名:安芷生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

出生日期:1941年2月25日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黄土与环境》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籍贯:安徽六安

人物经历

1941年2月25日,安芷生出生于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原籍安徽省六安市。

1962年,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学习,师从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从事第四纪地质及自然环境变化的研究。

1966年,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任职,担任助理研究员。1981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进行合作研究(至1982年)。

1985年,进入中科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工作,先后担任副研究员(1985年至1988年)、研究员(1989年-)。

198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合作研究(至1988年)。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担任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6年5月,担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第五届,1996.05-2000.08)、(第六届,2000.08-2004.07)、(第七届,2004.07-2008.12)。

1999年,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安芷生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黄土堆积演化方面

安芷生系统地提出了黄土堆积演化模式及其与东亚环境演变乃至全球变化的关系。为确立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及其与深海沉积序列的对比,以及黄土堆积演化与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与刘东生院士一起将中国黄土与深海沉积序列进行了成功的对比,使中国黄土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生物气候纪录的支柱之一,重建了黄土高原的气候历史;提出了黄土堆积演化模式及其与环境演变的关系;由他所领导的研究集体,系统的提出了控制中国环境变迁的东亚季风控制理论,建立了最近240万年、13万年和最近两万年以来中国古环境变化序列。

东亚季风控制论

安芷生系统地提出了控制中国环境变化的东亚季风控制论,提出东亚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和突发事件的证据和规律,并获得国际承认。重建了晚新生代不同时间尺度东亚季风变迁的代用序列:对控制中国中东部环境的古季风首次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指出了东亚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

第四纪磁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安芷生为解决中国地球环境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问题,积极投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扎根西部三十余年,辛勤耕耘,建立起国际一流地学机构,取得了一系列国际瞩目的创新成果,在地球科学领域为中国科学家赢得了国际声誉,为本领域培养了大批一流英才,以实际行动为落实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做出了表率。(中共陕西省委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