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芳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朱美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如皋
出生日期:1965年08月
毕业院校:东华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纳米复合纤维材料》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65年08月,朱美芳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市。
1982年09月—1986年07月,就读于中国纺织大学化纤系,并获得工学学士(化学纤维)学位。
1986年09月—1988年12月,就读于中国纺织大学化纤系,并获得工学硕士(化学纤维)学位。
1989年01月—1998年09月,在中国纺织大学高分子材料系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副系主任。
1995年03月—1999年09月,由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与东华大学联合培养,并获得工学博士(材料学)学位。
1998年10月—2001年03月,在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先后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分子材料系系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
2001年03月—2005年09月,担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
2002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
2004年,入选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2004年—2
主要成就
朱美芳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朱美芳提出并建立了热塑性聚合物纤维功能化设计思路和全流程功能化技术体系,解决了合成纤维兼具功能性和舒适性的难题,创建了介观诱导制备智能纤维的新方法,推动了中国纤维质量“由低到高”、产业“由大到强”的进步。成果在全国多家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社会和经济效益。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11月,朱美芳发表SCI论文300多篇,出版《纳米复合纤维材料》等著作10部(章)。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18.01 |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材料 高性能纤维》 | 韩雅芳,朱美芳,周哲编 |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2017.12 |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材料 纤维复合材料》 | 朱美芳,朱波 |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2017.11 |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材料 高性能纤维》 | 朱美芳,周哲编著 |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2014.03 | 《纳米复合纤维材料》 | 朱美芳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5.09 | 《绿色纤维和生态纺织新技术》 | 朱美芳,许文菊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6年—2010年 | 教育部高等学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2018年—2022年 |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副主任 |
2018年—2022年 | 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2019年—2021年 | 美国纤维学会管理委员会委员(The Fiber SocietyGoverning Council Members) |
上海市青年联合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九届委员会常委 |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 |
上海市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 | |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25届理事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 |
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 |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 | |
国家“863”计划“十五”新材料技术领域“纳米材料”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 | |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校友会会长 | |
《大辞海》分科主编 | |
《高分子学报》《合成纤维》《功 |
人物评价
朱美芳始终将育人报国的初心深藏于教学科研的沃土,深植于坚持不懈的奋斗。熟悉她的人都知道,那条色彩多变的长丝巾是她最喜爱的配饰。其实真正走近她,就会发现,奋斗才是她最美的姿态。(《中国科学报》评)
朱美芳建立并发展了一系列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纤维成形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对推动中国纤维材料学科的发展和产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共如皋市委新闻网评)
她(朱美芳)以“仁爱之心”扎根教学一线30年,始终把教书育人和为师授业放在第一位,长期担任本科生“博导班主任”,秉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传统,细致入微关心学生成长,引领学生扣好学业和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用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的心灵,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