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张泽简介

张泽简介

淘名人 2024-02-04 14:29 热度:

张泽

张泽,1953年1月29日生于天津,材料科学晶体结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泽于1980年从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1983年、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7年晋升为副研究员并获得首届吴健雄物理奖;1988年获得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同年赴联邦德国核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任访问学者;1990年回国并晋升为研究员;1995年获得首届求是杰出青年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至2009年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2010年全职出任浙江大学材料系教授;2012年当选为亚太显微学会理事长。张泽长期从事准晶、低维纳米材料等电子显微结构研究,将原子层次显微结构分析与材料科学中重要问题相结合。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泽

国籍:中国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53年1月29日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籍:北京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53年1月29日,张泽出生于天津,原籍北京。

1980年,从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3年,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7年,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导师为晶体物理学家郭可信院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88年5月,赴联邦德国核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任访问学者。

1990年,回国,并晋升为研究员。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3年2月—2009年3月,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2010年3月,全职出任浙江大学材料系教授,组织和引领浙江大学乃至长三角地区高校电子显微结构领域的相关研究。

2012年2月,被推选为亚太电子显微学会委员会理事长。11月,当选为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要成就

张泽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泽在急冷条件下复杂晶体生成及其特殊衍射现象探索中,发现Ti-Ni-V五次对称准晶。将晶体中衍射衬度理论方法引入准晶缺陷研究,在Al-Cu-Co十次对称准晶中发现位错,系统研究了五次对称准晶位错布氏矢量,为准晶缺陷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理论。在低维纳米材料的显微结构及其物性关系研究中,发现了GaN过渡层中的新结构,揭示了缺陷组态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发现了孪晶等缺陷对纳米硅线生长的影响,提出了新生长机理。

学术论著

截至2015年8月,张泽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被国际同行引用千余次;合作编著《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在材料科学中应用》和《纳米结构及纳米材料》英文专著两部。

承担项目

截至2015年8月,张泽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重大和其它基金研究项目,并担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5年8月,张泽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8年03月—2013年0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8年07月—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

2011年—2016年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

2012年02月—

亚太电子显微学会委员会理事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物理科学部第四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湖南大学“985工程”化学与生物创新平台——电子显微学在低维纳米科学的应用研究方向首席科学家

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北京工业大学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北京工业大学纳米交叉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常务委员会委员、学部副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


中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副理事长


中国晶体学会常务理事


亚洲晶体学会主席


国际晶体学会执行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张泽在准晶体的结构、相变、缺陷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研究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得到国际同行科学家的称赞,被认为是“国际准晶体领域研究的早期工作者”。(北京工业大学评)

张泽系统研究解决了准晶、低维纳米材料等国际材料科学界的一些重要问题,取得了创造性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