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婉明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翟婉明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靖江市
出生日期:1963年8月
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主要成就: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1年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学位/学历:博士研究生
人物经历
1963年8月,翟婉明出生于江苏靖江一个贫苦农村家庭。
1977年,当地小学校长找到翟婉明,邀请做小学代课老师。就在翟婉明准备答应邀约时,全国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
1981年9月,翟婉明进入西南交通大学内燃机专业学习。
1985年7月,翟婉明从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此时国家开始免试研究生推荐制度,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推荐为免试攻读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师从于承训教授,主攻机车车辆传热学。
1987年6月,翟婉明提前一年完成学业,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并留校在机械工程系热工教研室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至1994年6月)。同年参加西南交通大学秋季(当年的第二次)博士入学考试,成绩名列第一。
1991年,翟婉明被学校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3年,翟婉明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
1994年,翟婉明被破格晋升为教授,7月担任西南交通大学列车与线路研究所所长。
1995年,翟婉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
主要成就
翟婉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翟婉明长期从事铁路工程领域动力学与振动控制研究。在经典的车辆动力学和轨道动力学基础上,创建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体系,建立了车辆-轨道统一模型,提出了机车车辆与线路最佳匹配设计原理及方法。主持研究建立了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提出了适合于大系统动力分析的快速数值积分方法,开发了高速列车过桥动态模拟与安全评估系统。以上理论方法被成功应用于解决中国铁路提速及高速铁路重点建设工程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
学术著作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1997.06 |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 翟婉明著 |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2001.12 | 《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 第2版》 | 翟婉明著 |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2007.02 | 《车辆 轨道耦合动力学》 | 翟婉明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11.01 | 《第五届环境振动国际会议论文集 英文版》 | 翟婉明编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11.12 | 《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与工程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8年7月—1998年9月 | 丹麦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
2000年 | 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协会(IAVSD)学术委员会委员 |
2009年—2013年 | 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一届主任 |
2017年10月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2019年04月 |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 |
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 |
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副主任 | |
《振动与冲击》编委会副主任 | |
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ilway、振动工程学报、机械工程学报、铁道学报等期刊编委 |
个人生活
翟婉明家中姊妹三个,他排行老二。虽然家庭贫苦,但翟婉明的父母思想开明,非常支持孩子读书。到了上学的年纪,翟婉明就在村办学校念小学和初中。但是,放学回来,要帮家里干农活挣工分,砍柴、插秧。
人物评价
翟婉明成功创建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全新理论体系,解决了轮轨动态耦合建模等国际性难题。该理论体系和他创立的一系列技术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国铁路提速、重载运输及高速铁路工程领域,为中国铁路大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光明日报》评)
翟婉明长期从事轨道交通工程动力学与振动研究,其理论模型和数值方法被称为翟模型和翟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国铁路重点工程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北京交通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