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俞大鹏简介

俞大鹏简介

淘名人 2024-02-04 16:43 热度:

俞大鹏

俞大鹏,1959年3月2日出生于宁夏中卫,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俞大鹏1982年7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1985年7月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硕士学位;1993年10月获得法国南巴黎大学固体物理实验室博士学位;1995年9月—1999年7月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1999年9月—2016年6月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6月起任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俞大鹏主要从事半导体纳米线材料的制备与关键材料科学问题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俞大鹏

外文名:YU Dapeng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宁夏中卫

出生日期:1959年3月2日

毕业院校:法国南巴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59年3月2日,俞大鹏出生于宁夏中卫。

1978年9月—1982年7月,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

1982年9月—1985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89年11月—1993年10月,就读于法国南巴黎大学固体物理实验室,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1993年10月—1995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5年9月—1999年7月,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

1999年9月—2016年6月,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200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3年1月—2016年6月,任北京“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6年,被认定为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6月起,任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俞大鹏长期从事功能准一维纳米结构与物理研究,在半导体纳米线制备与物性研究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开创性和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率先发展了催化剂引导下的纳米线可控制备技术并制备了硅和金属氧化物纳米线材料,解决了规模、可控制备纳米线材料的难题;深入揭示了纳米线材料特有的系列与尺寸和表面密切相关的光电和力电耦合等新颖物理现象;系统发掘了纳米线材料的若干重大应用特性如场发射性质等,发现了若干重要的纳米线器件效应,发明了一系列纳米加工与精确操控技术。

俞大鹏致力于量子科技研究平台与队伍的建设,完成了深圳市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的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的筹建工作,带领以青年科学家为主的研究团队在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的研究平台上开展量子计算研究工作。

学术论著

据2022年9月南方科技大学官网显示,俞大鹏已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部分发表在APS(33篇PRL/PRB)和AIP期刊(96篇)以及其他期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20年7月

深圳电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2021年5月

深圳电子学会理事长


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电子学会量子信息分会主任


《科学通讯》编委


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俞大鹏出生在宁夏中卫一个教育世家。算上俞大鹏,俞家四代都是教师。俞大鹏的太爷爷叫俞涵,爷爷叫俞修业,父亲叫俞正心,“修业、正心”正是俞家代代相传的家训。俞大鹏对于科学的好奇和启蒙,来自于当了30多年语文教师的俞正心,俞大鹏从小的时候俞正心就给他订阅《森林报》,讲航母上神奇的洗衣机、基因技术。

人物评价

“俞大鹏为中国纳米线材料物理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突出贡献。”(金羊网评)

“俞大鹏是发现自下而上制备一维半导体纳米线和二维狄拉克量子材料表征方法的国际先驱之一,为低维量子材料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南方科技大学评)

“俞大鹏是国际纳米线研究的创始人之一。”(北京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