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梦伦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余梦伦
国籍:中国
籍贯:浙江余姚
出生日期:1936年11月8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上海
人物经历
1936年11月8日,余梦伦生于上海。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
1958年,转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总体部。
1966年,进入航天一院一部11室工作。
1986年—1995年,任航天一院一部11室1组组长。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院士。
主要成就
余梦伦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余梦伦长期从事航天运载火箭的弹道设计和发射工作,参加了中国多种型号产品和长征二号、长征三号等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提出航天运载火箭的弹道设计理论和方法。在中国某重点型号产品的研制中,他提出模拟再入环境试验的低弹道方案,满足了中国国内进行该型号产品飞行试验的要求。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研制中,他提出发射返回式卫星的小推力弹道方案,大幅度提高了火箭的运载能力。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研制中,他提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亚轨道发射弹道方案,改善了外弹道测量与运载能力之间的矛盾。1985年,余梦伦提出运载火箭高空风弹道修正方案。20世纪90年代,参加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和神舟载人飞船的总体方案论证和弹道设计工作。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余梦伦在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宇航学报、固体火箭技术、Annals of pharmacotherapy、Advances in the astronauti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2年 | 中国航天基金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
2014年 | 第499次香山科学会议执行主席 |
2017年 | 中国航天基金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
2017年11月—2018年11月 | 中国航天基金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 | |
中国航天基金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 |
《航空航天科技出版工程》译审委员会副主任 | |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第十一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 |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 |
北京市人大代表 | |
北京市劳动模范 |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余梦伦的父亲出生在浙江慈溪,读了两年书以后就到上海的西药房当了学徒。在西药房的工作之余自学了英语,童年的时候余梦伦就看到家里有很多英语书。后来,余梦伦父亲当上了营业部的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又当了所在药房的公方经理。父亲刻苦学习、奋斗前行的精神对余梦伦一生的影响很大。
人物评价
“余梦伦在多种火箭的弹道设计中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果,是中国弹道式战略火箭和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北京大学工学院评)
“余梦伦是中国导弹领域公认的开拓者,是弹道设计专业中的领军人物。”(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评)
“余梦伦是中国知名的弹道设计专家,中国弹道式战略导弹和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开创者之一,其研究成果在中国弹道导弹、运载火箭的设计和发展中发挥了突出作用。”(中国新闻网评)
“余梦伦是中国弹道式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为中国弹道式导弹和大型运载火箭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瞭望东方周刊》评)
“余梦伦在弹道设计领域硕果卓著,是公认的中国运载火箭弹道领域的重要开拓者,是中国弹道设计的首席资深专家。”(《卫星与网络》评)
人物纪念
余梦伦班组
2008年,余梦伦率领的班组被命名为“余梦伦班组”,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以院士名字命名的高科技创新型班组。
余梦伦奖学金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余梦伦奖学金”是由余梦伦捐资设立。奖学金分为“余梦伦航天奖学金”、“余梦伦航天励志奖学金”和“余梦伦航天科创奖励金”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