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起峰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于起峰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丰顺
出生日期:1958年4月
毕业院校:德国不来梅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籍贯:山东威海
人物经历
1958年4月,于起峰出生于广东省丰顺县,籍贯山东威海。
1981年12月,从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并考入国防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1984年7月,从国防科技大学航天技术系固体力学专业毕业,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国防科技大学航天技术系助教、讲师、副教授(1989年12月晋升)、教授(1996年12月晋升)、博士生导师。
1990年,被选派赴德国攻读博士学位。
1995年,从德国不莱梅大学精密光测专业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6年,回国后担任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技术三级。
2004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7年,被评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
2009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于起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于起峰所提出的折线光路串联像机链网络测量和运动轨迹交会测量新概念和方法、光测条纹图等值线处理新理论,以及目标三维姿态光测和飞行器视觉导航新方法等,解决了相关领域的多项理论、方法和技术难题。
于起峰针对试验基地的光测条件和目标特性,发明了三维姿态测量系列方法和装备,在不增加外测设备的条件下,使靶场光测水平由三自由度位置参数测量,跃进到六自由度位置和姿态参数测量。他还找到了提高车载经纬仪测量精度的方法,着手工程应用研究,使高精度观测的经纬仪具有了机动性。
于起峰一直致力于光测实验力学条纹图像分析研究,在国际上开创性地提出和发展完善了能滤除条纹图各种噪声并保持条纹相位不受损害的旋滤波、等值线窗口滤波与相关法等系列光测干涉条纹图处理的理论和方法。在将光测实验力学与光学工程、摄影测量、计算机视觉等学科融合中,开拓了摄像测量学这一国际上新兴交叉学科的应用领域。
于起峰长期从事针对实验力学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0年11月17日 | 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
2011年06月27日 | 西北工业大学外聘院士、博士生导师 |
2016年12月 | 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委会副主席 |
2017年11月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战略咨询专家 |
国防科技大学科技委副主任 | |
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实验力学专委会主任 | |
中国宇航学会遥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
国家月球探测工程中心绕月探测科学应用专家委员会专家 | |
国际光电工程学会会员 | |
美国光学学会会员 |
个人生活
于起峰出身于一个革命军人家庭,在家中排行老二。在父亲严格的家教下,三兄弟打小学习非常刻苦,而且三兄弟先后考上了中国国内重点大学。
人物评价
于起峰是中国光测实验力学和测控光测图像技术领域著名专家。(西北工业大学评)
于起峰院士以共产党员的不懈追求,革命军人的拼搏精神,科学家的执着创新,带领他的团队改变了这一历史,使数据判读速度提高了二十多倍,精度提高了十多倍,实现了靶场判读手段40年来的新变革,为提高中国航空航天和武器试验测试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广播网军事频道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