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邢球痕简介

邢球痕简介

淘名人 2024-02-04 22:36 热度:

邢球痕

邢球痕,1930年9月3日出生于浙江嵊州,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研究员。邢球痕1957年8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958年4月—1958年8月任国防部五院火箭发动机研究室技术员;1962年7月—1963年8月任国防部五院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所组长;1972年9月—1983年1月任航天部四院41所所长、高级工程师;1983年2月—1988年11月任航天部四院院长、研究员;1988年11月—1998年10月任航天工业总公司四院科技委员会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6月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顾问;2009年12月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顾问。邢球痕主要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邢球痕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嵊州

出生日期:1930年9月3日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职业: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0年,邢球痕出生于浙江嵊县(今嵊州)。

1937年,入读于太平乡锦水小学。

1943年,入读于嵊县白泥墩村春皋中学。

1944年,入读于嵊县县立中学。

1946年,入读于浙江省立绍兴中学。

1947年,入读于浙江省立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49年7月,任教于太平村初级小学;10月,考入上海华东野战军特纵特科学校。

1950年,任华东野战军特纵特科学校宣传教育科文化教员。

1952年,任华东军区炮兵速成小学历史教员。

1953年2月—1957年8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4月—1958年8月,任国防部五院火箭发动机研究室技术员。

1958年9月—1962年6月,任国防部五院一分院三部固体火箭设计组组长。

1962年7月—1963年8月,任国防部五院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所组长。

1963年9月—1972年8月,任七机部四院41所设计室副主任、工程师。

1972年9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邢球痕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邢球痕在发动机总体设计研究中,提出了总体优化设计方法及预研成果集成演示技术。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中,提出了两种推力向量控制喷管的结构方案、主要参数的计算和试验方法、消除燃烧室初始压强峰的途径。提出的装药燃烧室人工脱粘和其它防脱粘技术、超高强度钢应用中低应力爆破技术、新型高温耐烧蚀材料应用及结构设计、深潜入全轴摆动喷管技术等已在多种型号发动机中成功应用。主持研制的多种战略、战术导弹固体发动机已研制成功并定型。

学术论著

据2022年9月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官网显示,邢球痕编著的论著有《远程机动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性能优化设计》等。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2005年12月

中国宇航学会首届学术年会

北海

科研奖励

据2022年9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官网显示,邢球痕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邢球痕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1984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担任职务

渭南师范学院校长顾问

中国宇航学会第二届理事

陕西省国防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国防科技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邢球痕的妻子是周慰君,两人育有一女一子,邢一红(女儿)、邢一星(儿子)。

人物评价

“邢球痕是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主要创始人和开拓者之一。”(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评)

“邢球痕是中国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是中国固体导弹由梦想变为现实的突出贡献者。”(绍兴科技馆评)

“他(邢球痕)是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老一代科学家的杰出代表邢。”(浙江新闻网评)

人物影响

出版传记

2015年10月23日,《邢球痕院士传记》一书发布仪式在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