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闻邦椿简介

闻邦椿简介

淘名人 2024-02-05 08:36 热度:

闻邦椿

闻邦椿,1930年9月29日出生于浙江杭州,浙江温岭人,机械动力学和工程机械专家、力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振动利用工程”学科的开拓者。历任东北工学院机械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东北大学工程机械研究所所长。1955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机电系,1957年毕业于该院机械系研究生班。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闻邦椿长期从事振动机械理论的研究及新型振动机械的研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闻邦椿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杭州市

出生日期:1930年9月29日

毕业院校: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振动机械的理论及应用》、《机械振动学》等

主要成就: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985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 光华工程科技奖(2006年)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人物经历

1930年9月29日,闻邦椿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原籍浙江省温岭县(今温岭市)。他的父亲是从事大地测量的高级工程师,叔父是大学教授,这样的书香门第,自然要安排他去学习。但小学念书时,他的成绩却一直不佳。

1946年,闻邦椿从浙江温岭的一所学风正派、教学严谨、师资力量雄厚的中学-—授智中学(今新河中学)毕业,考入了被当地称之为“最高学府”的浙江省立台州中学高中部(今台州中学)。

高中时的学习生活,对闻邦椿来说是难以忘怀的。台州中学距闻邦椿的家有数十余里,为节省路费,每次回家或返校,闻邦椿都要长途跋涉一整天。这种艰苦的环境,使他既锻炼了意志,又学到了知识。

1949年7月,正值闻邦椿高中三年级,他的家乡解放了。对新制度的向往,对新生活的渴望,促使闻邦椿和同班的三十几名同学,于1949年10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0年,闻邦椿患淋巴结核病,复员回到了家乡。部队生活培养了闻邦椿不畏艰难的精神,养成了快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闻邦椿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闻邦椿系统地研究和发展了振动学与机器学相结合的新科学“振动利用工程学”。研究了转子动力学、机械系统非线性振动理论及应用、机械故障的振动诊断及工程机械理论的某些问题。研制成功10多种新型振动机械和工程机械,所研制的“惯性共振式概率筛”和“激振器偏转式大型冷矿振动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2015年12月东北大学官网信息显示,闻邦椿先后完成了数十项国家和横向重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上项目和973、863项目等。

开拓振动利用工程学科

20世纪50年代末,闻邦椿连续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了5篇有关振动机械理论的学术论文,其中,“椭圆振动机上物料运动的理论”、“振动离心机中物料运动理论”和“非线性共振筛的工作理论”等3篇论文是中国及其他国家最先得出的研究结果。

初战的胜利,使闻邦椿增强了信心。但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理论结果需要实验验证,没有试验样机他就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学术机构任职

IFToMM(国际机器理论与机构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转子动力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亚太振动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和《振动工程学报》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二十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顾问教授、名誉教授和名誉院长,北京吉利大学名誉校长等。

党政机构任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机械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1983年、1988年和1993年,他连续三次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温岭市科协名誉主席。

人物评价

先生(指闻邦椿)在研究工作中一丝不苟,记得我撰写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先生反复修改了多次,在文中所附的意见,在字数上甚至超过了我的论文,连文中的标点符号也一一指正,时至今日,我也常常效仿闻老师,逐字逐句地给我的学生修改论文。我走上了从事振动分析与控制的研究道路,正是得益于先生的言传身教。十几年来,导师淡泊名利、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精神始终鼓舞着我。(上海交通大学李鸿光教授评)

他(指闻邦椿)不仅投身于科技事业,还不断的为科技事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可以说,他是值得敬仰的科学界的知名学者。正因有了像他一样的一批为祖国事业艰苦奋斗的时代先驱,中国才跻身于世界前列,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勤劳的园丁,灌溉花朵争奇斗艳,让中国的科技飞速发展。(《科技文摘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