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王立鼎简介

王立鼎简介

淘名人 2024-02-05 10:48 热度:

王立鼎

王立鼎,1934年12月2日出生于辽宁辽阳,精密机械和微纳机械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王立鼎从沈阳机器制造学校毕业后进入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系学习;1960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9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微机械工程研究室主任;1995年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负责撰写“十五”863MEMS发展规划;1998年正式调转至大连理工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微机电系统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组建了微系统与微制造辽宁省重点实验室;2018年当选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士。王立鼎长期从事超精密齿轮工艺与测试研究,建立了相关精度理论与“正弦消减法”等误差补偿方法。研制出最高精度等级的精密齿轮和渐开线样板,用于工程和计量基准。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立鼎

国籍:中国

出生地:辽宁省辽阳市

出生日期:1934年12月2日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吉林工业大学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55年8月,王立鼎毕业于沈阳机器制造学校(1985年改名为沈阳工业大学)金属切削专业切309班,9月进入吉林工业大学(2000年合并入吉林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学习。

1960年8月,王立鼎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超精密齿轮制造研究,历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至1998年11月)。

1992年5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微机械工程研究室,王立鼎研究员被命为研究室室主任。

1995年,王立鼎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6年,王立鼎负责撰写“十五”863MEMS发展规划。同年被聘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兼任机械工程系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8年12月,王立鼎正式调转至大连理工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微机电系统研究中心主任。

1999年,王立鼎组建了大连理工大学跨院系、跨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王立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立鼎长期从事精密机械和微机械领域的研究,在精密齿轮加工和测试技术方面,先后研制成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精密标准齿轮和国防装备超精齿轮。他带领的科研组设计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光盘伺服槽及预制格式刻划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王立鼎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同时开展了激光光盘刻录母机和微型机械(MEMS)研究工作。他是以上三方面的学术带头人。学术成就如下:

超精密齿轮与高精度渐开线样板工艺与测试技术研究

王立鼎带领高精度齿轮研究组稳定的制造DIN标准2级精度齿轮(国际先进)已用于中国重大装备,其相关技术推广到五、六个研究所和产业部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了再提高齿轮制造精度,碰到首要的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就是齿轮的齿形加工与测试技术,提出了符合渐开线发生原理的构思,并设计与制造出成型设备。该类加工与测试设备没有阿贝误差,对其他误差源也有若干补偿措施;针对精密滚动摩擦传动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王立鼎先后担任国家攀登计划B“微电子机械系统”项目组专家,国家S-863微机电系统主题规划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微电子芯片系统重大计划专家组专家,微流控芯片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制订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专家。任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邀理事、中国科技大学等7所院校兼职教授。

人物评价

王立鼎是中国超紧密齿轮工艺技术的开拓者。(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评)

王立鼎改装机床,齿轮磨齿的工艺技术还推广到机电部十余家厂、所,为生产和科研做出了很大贡献。(大连理工大学校友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