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汪耕简介

汪耕简介

淘名人 2024-02-05 12:38 热度:

汪耕

汪耕(原名:汪积威),1927年10月11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电机设计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汪耕于1949年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进入上海电机厂工作,先后担任设计科长、副总工程师、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1990年获得英国剑桥国际人物传记中心颁发的“世界著名人士证书”,并被列为《国际有成就著名人士录》(1991)年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汪耕长期主持50MW、125MW、300MW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创制和完善设计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汪耕

外文名:Wang Geng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南京市

出生日期:1927年10月11日

毕业院校:交通大学

职业: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院士)

原籍: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原名:汪积威

人物经历

1927年10月11日,汪耕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原籍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

1938年—1945年,在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现重庆市江津第二中学校)求学。

194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之后进入上海电机厂工作,先后担任设计科长、副总工程师、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顾问。

1988年2月,作为上海市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受到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等领导接见。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10年7月,两次走进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参观。

主要成就

汪耕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汪耕于1958年起组织并具体参加制定了世界第一台12MW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设计方案和各关键部件的研制。在以后20多年中,长期主持50MW,125MW、300MW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创制和完善设计工作。至1998年底中国已制造了450台50MW—300MW、总容量共约45000MW的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并在电站中投入运行。作为中方设计负责人,1983年、1985年二次赴美国与西屋公司联合开发300MW水氢冷汽轮发电机,1987年与哈尔滨电机厂副总师分别带领二厂设计组去美国西屋公司进行600MW水氢冷汽轮发电机优化设计。这两种发电机试验性能良好,已开始批量生产。2000年12月与丁舜年院士共同负责完成了1000MW级大型汽轮发电机开发设计研究课题。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5月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站显示,汪耕著有《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创制与发展(技术总结)》《秦山310兆瓦核发电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汪耕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客座教授,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人物评价

汪耕对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在中国较顺利的诞生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评)

汪耕对中国电机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评)

汪耕将毕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上海,奉献给了上海电气,在上海电气一干就是60多年,将根深深地扎在了上海这块土地。(江津网评)

人物影响

捐赠遗体

2002年9月26日,汪耕自愿捐赠遗体,并获得遗体捐献证书。

捐赠档案

2015年7月,汪耕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手稿、信件、荣誉证书等档案。学校档案馆工作人员前往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接受了捐赠,档案馆此次受赠的手稿、信件、荣誉证书、研究报告等共50余件。除了学部委员(院士)证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证书外,主要为汪耕在中国电机科技工业发展史上取得重大突破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如1958年“一机部设计人员去苏联学习电机设计与生产工艺的考察报告”、1980年“国外火力发电设备技术考察总结(第三分册)发电机”、1981年“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创制与发展”等。还有他对中国电机工业发展经验的总结、不同时期个人工作小结与业务自传,以及与当时国家领导人就电机工业发展问题的系列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