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露泉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任露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出生日期:1944年01月20日
毕业院校:吉林工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仿生学导论》、《耦合仿生学》
主要成就: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4年1月20日,任露泉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
1962年,毕业于江苏省铜山县郑集中学。
1967年,从吉林工业大学拖拉机专业本科毕业毕业,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1年,从吉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吉林工业大学农机学院院长、科研处处长、副校长等职。
1991年,晋升为吉林工业大学教授。
1993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1996年5月—2000年6月,担任吉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2000年,担任吉林大学副校长。
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任露泉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任露泉在仿生科学方面,发现生物脱附减阻特征规律,提出生物形态、柔性、电渗、构形和组成等多因素综合脱附减阻理论和生物非光滑理论,开拓农业机械、地面机械仿生设计方向。在仿生工程方面,建立农业机械、地面机械仿生设计准则,发明多项不同于传统理念的脱附减阻仿生技术,并拓展到非土壤介质多个工程领域,进行自洁、耐磨、抗疲劳和降噪等耦合仿生研究,研制减粘犁壁、防粘镇压辊、减摩活塞、耐磨轧辊和钻头等多种仿生产品。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6月,任露泉先后出版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500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300多篇。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16.09 | 《仿生学导论》 | 任露泉,梁云虹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12.01 | 《耦合仿生学》 | 任露泉,梁云虹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11.02 | 《土壤粘附力学》 | 任露泉著 |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9.09 | 《试验设计及其优化》 | 任露泉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4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3年—2014年 |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第六、第七届副理事长、第九届名誉理事长 |
1996年—2000年 | 全国汽车拖拉机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
1996年—2000年 | 全国高等学校机电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1999年—2002年 | 中国共产党长春市委员会委员 |
2010年 | 长春理工大学双聘院士 |
2011年6月 | 长春市委决策咨询顾问 |
2013年5月 | 吉林大学中国青少年健康成长研究与指导中心首席专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材料与工程学部咨询专家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机械学科评审组专家 | |
国家科技奖机械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 | |
教育部科技委委员 | |
教育部科技委工程一部副主任 |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机械)评议组成员 | |
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第七届专家组成员 | |
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常务副主席 | |
国际地面车辆系统学会中国国家代表 | |
亚洲农业工程学会副主席 | |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常务理事 | |
中国农机学会地面机器系统分会理事长 |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物制造分会常 |
人物评价
任露泉在仿生科学与工程研究方面实现了多个零的突破,取得了中国国内外瞩目的成就,显著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仿生领域的影响力、话语权和学术地位。几十年来,任露泉在教书育人的课堂上,在立德树人的征途中,以身作则、矢志不渝,始终带领着学科团队努力营造勤奋、求实、团结、创新的氛围,在学生中播洒着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种子,培养了一大批以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为代表的优秀人才。(吉林大学评)
人物影响
捐赠图书
为满足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师生的学习需要,2010年3月22日,任露泉向机电工程学院捐赠专著70套(每套2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