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康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齐康
国籍:中国
民族:汉
籍贯: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1931年(辛未年)10月28日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0年荣获全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1989年被列入《美国名人传记录》 1989年被列入《世界名人传记录》 2015年获2014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出生地:江苏省南京市
信仰:共产主义
人物经历
1931年10月28日,齐康生于江苏南京市。他自幼酷爱绘画,7岁时得到姨母的悉心关怀。姨母是一位中学美术老师,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常从教堂里带回画片,让小齐康照着临摹。
1949年,18岁的齐康考入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大学期间,齐康还得到了画家李汝骅先生的教育、引导,并养成了习画、写生的习惯。
1952年,齐康在东南大学建筑系(前身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留校工作。
1952年,齐康从南京大学毕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南京工学院(后改名东南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副院长。
1976年,齐康与老师杨廷宝在北京做毛主席纪念堂方案设计。
1989年,被列入《美国名人传记录》和《世界名人传记录》。
1993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当选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7年9月12日,东南大学教授齐康获法国建筑学院通讯院士称号。
主要成就
齐康科研成就
学术著作
著有论文“建筑创作的社会构成”、“建筑意识观”、“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形态”等近百篇,发表《城市建筑》等专著近20本。
《建筑课》(Enlightenment of Architecture),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第一版。
科学研究
齐康长期从事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科研、设计工作。最早参与中国发达地区城市化的研究及相关的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研究。
在建筑设计中,齐康继承老师杨廷宝的长处,十分重视中国国情,注重整体环境,吸取并运用中西建筑传统经验和手法,像五台山体育馆就以洗炼凝重见长,又有所发展,表现得更为灵活。再如济公院,艺术家从重建后的济公院的多功能性和六个不同高程的台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由拓朴关系构成济公院群落,各单位建筑主要依据其使用功能,顺应地形而建,既无轴线,又无确定性方位,错落有致,给人以亲切自然、亦庙亦宅之感。这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逆反,各个单
社会任职
现任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顾问、是博士生指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名誉系主任。兼任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江南大学等校名誉教授等职。
齐康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人物评价
在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上,齐康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位置。他的老师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开创者——刘敦桢、童寯、杨廷宝,与梁思成被喻为中国的“建筑四杰”,齐康直接受教于其中三位。所以,他除了要当好一名优秀的建筑师之外,还要思考学科的建设问题,如何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是怎样一种气度与品质,让他超越了这些?或许,是他从未停止过思考的缘故。齐康从来不沉溺在对某个具体的人、某件具体的事的评价和感受上,他会上升到人性、社会运行的体制、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的层面上。他始终以一个学者的身份、一种研究的态度,探究着本质与规律。正是这种“求真”的信念,让他成为一个率真的人。(光明日报评)
从齐康先生睿智、宽阔而不乏亲切的气质中,感受到了一股艺术家才具备的犀利。(凤凰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