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彭练矛简介

彭练矛简介

淘名人 2024-02-05 18:04 热度:

彭练矛

彭练矛,1962年9月出生于出生在江西鹰潭,籍贯湖南平江,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院长。彭练矛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88年获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12月—1999年4月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任北京大学电子学系主任;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2年3月任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彭练矛主要从事电子衍射和电子显微学基础研究及其在材料科学特别是纳米科学中的应用。

基本资料

中文名:彭练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鹰潭

出生日期:1962年9月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籍贯:湖南平江

人物经历

1962年9月,彭练矛出生于江西鹰潭。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获得学士学位。

1988年,毕业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88年5月—12月,任奥斯陆大学客座科学家。

1989年1月—1994年12月,历任牛津大学研究助理、Glasstone研究员。

199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994年12月—1999年4月,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99年,任北京大学电子学系主任。

2018年,任湘潭大学湖南先进传感与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

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2年3月,任北京邮电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

主要成就

彭练矛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彭练矛主要发展和完善了一般性的多次弹性和非弹性电子衍射理论,并将此理论应用于晶体与表面结构和生长研究;建立了高能电子衍射的张量理论,各向异性晶体和离子晶体的衍射理论,提出了由电子衍射图直接求解晶体和表面结构的新方法;成功地从实验会聚束电子衍射数据中实现了电子衍射的求逆过程;系统地发展了表面反射电子成象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包括半导体超晶格材料生长过程的优化及其器件制备工艺的改进等问题。

2003年,彭练矛联合部分所外研究人员共同组建了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始纳米电子器件的研究。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5月,彭练矛在《科学》等期刊已发表SCI论文400余篇。

发明专利

时间

专利名称

专利号

2007年

一种基于半导体纳米材料的CMOS电路及其制备方法

ZL200710121804.7

2008年

自对准栅结构纳米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ZL200810223905.X

2010年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9年—2004年

中国晶体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2008年—2012年

中国晶体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2012年—2016年

中国晶体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2016年

中国晶体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2018年1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2018年7月

岳阳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

2020年9月

中国真空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中国真空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中国真空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中国真空学会表面与纳米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真空学会电子材料与器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国际晶体学会电子衍射委员会委员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分会副理事长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纳米器件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彭练矛的父亲是铁道兵。修铁路就要到处跑,全家跟着父亲辗转各地。从江西鹰潭、福建厦门,到南平顺昌,再到河北滦平等地,记忆中的彭练矛在顺昌的铁道兵部队大院里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彭练矛在兄弟三人中排行最小,上面还有两个哥哥。

人物评价

“彭练矛长期从事碳基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做出了一系列基础性和开拓性的贡献。”(北京大学电子学院评)

“彭练矛开启了电子显微学和碳基纳米电子学研究的新篇章,并成为中国国产碳芯片发展的领军人。”(新京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