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路甬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宁波
出生日期:1942年4月28日
毕业院校:德国亚琛工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籍贯:浙江慈溪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人物经历
1942年4月28日,路甬祥出生于浙江宁波,原籍浙江慈溪。
1959年—1964年,在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水力机械专业学习。
1964年—1965年,在浙江省社教工作团三分团工作队工作,担任队员。
1965年—1979年,在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
197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1981年,在联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机械系液压气动研究所工作,担任客座研究员(并获得工程科学博士学位)。
1981年—1985年,在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工作,先后担任讲师、研究室主任、副教授,校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流体传动及控制研究所所长、开放实验室主任、教授。
1985年—1988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浙江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浙江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
1988年—1993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浙江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浙江大学校长、党委常委。
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
科研成就
路甬祥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系统流量检测力反馈”、“系统压力直接检测和反馈”等新原理,并应用于先导流量和压力控制器件,将此技术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使大流量和高压领域内的稳态和动态控制精度获得量级性提高。运用这些原理和机-电-液一体插装技术相结合,推广应用于阀控、泵控和液压马达等控制,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新型电液控制器件及工程系统。该技术被认为是80年代以来电液控制技术重大进展之一。主持开发研究相应的CAD、CAT支撑系统,被应用于中国许多工业部门。
学术论著
截至2007年8月,路甬祥先后在中国国内外发表过250多篇科学研究和工程教育论文及五本科学著作,在欧、美和中国等国获得25项专利。
获得奖励
时间 | 奖励名称 |
---|---|
1988年 | 国家发明二等奖 |
1989年 | 国家发明三等奖 |
1989年 | 高等工程教育国家级优秀奖 |
2005年 | 中国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人才培养
教育改革
2003年,路甬祥在第七届科星新闻奖颁奖大会上讲话时表示:至2010年,中国科学院人才队伍将整体水平显著提高,结构更为合理,并成为中国重要的高级科技人才培养基地。
学科建设
路甬祥创建的浙江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研究所,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站。
指导学生
截至2007年8月,路甬祥先后培养了30名博士、25名硕士以及5名博士后。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1984年 | “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
1989年 | “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
1993年 | “光华科学基金”特等奖 |
2014年 | 第九届文津图书奖 |
院士荣衔 | |
1990年 |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1991年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1994年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1999年 | 韩国科学技术院外籍名誉院士 |
2004年 | 澳大利亚科学院外籍院士 |
2004年 | 匈牙利科学院外籍名誉院士 |
2005年 | 德意志利奥波第那自然科学院院士 |
2006年 |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
荣誉博士学位 | |
1995年 | 香港科技大学名誉工学博士学位 |
1997年 | 香港城市大学名誉工学博士学位 |
2003年 | 香港中文大学名誉理学博士学位 |
2003年 |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
2004年 | 香港公开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
2004年 | 英国诺丁汉大学荣誉科学博士 |
2005年 | 英国拉夫堡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 |
2005年 |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名誉工程科学博士学位 |
2006年11月 |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荣誉博士 |
2006年 |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名誉科学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5年—1996年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
1989年—1992年 | 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主席 |
1990年—1994年 | 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席 |
1995年—2004年 | 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 |
1996年—2003年 | 香港地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委员 |
1998年—1999年 |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特设创新科技委员会委员 |
2000年— | 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科技顾问委员会特别顾问 |
2001年11月—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荣誉理事长 |
2003年3月—2008年3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 |
2005年2月— | 国际科学院理事会(IAC)共同主席 |
2008年3月—2013年3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副委员长 |
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 | |
中共第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 |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
国际科学委员会(IAC)共同主席 | |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 | |
中国产学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路甬祥的父亲路念慈于1932年在慈溪县城创办了一家医院,自任院长和全科医生,路甬祥的母亲李芳则是医院的助产士。路念慈精于内外科,常为解除病人疾苦不辞辛劳,深得当地人民的敬仰。
情感婚姻
路甬祥参加工作后不久,就和中学时期同一个航模队的刁琳琳结婚。婚后,二人育有两个孩子。
人物评价
路甬祥在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授予RobertE.Koski奖时评)
路甬祥致力于中国机械工程、高等教育、知识技术和设计创新以及国际科教合作。(中国工程院评)
路甬祥在机械工程特别是流体传动与控制、高等工程教育等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