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过增元简介

过增元简介

淘名人 2024-02-06 13:21 热度:

过增元

过增元,1936年2月28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过增元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1979年作为洪堡学者赴联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担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2005年获得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微尺度传热终身成就奖;2017年3月29日获得亚洲热科学与工程联合会亚洲热科学杰出成就奖。过增元的研究主要为热科学与技术研究,涉及热流体、热等离子体、微重力条件下的流动与传热、微尺度传热和传热强化等方面。

基本资料

中文名:过增元

外文名:Zeng Yuan Guo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无锡市

出生日期:1936年2月28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代表作品:《场协同原理与强化传热新技术》

人物经历

1936年2月28日,过增元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后蔡家弄。

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之后留在清华大学,担任数学与力学系助教、讲师。

1979年-1981年,作为洪堡学者到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

1984年,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工程热物理教研室主任。1985年担任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1986年,担任国际刊物《实验热流体科学》编委。

1988年9月-1988年10月,法国EcoleCentraledeParis访问教授。1989年8月-1989年12月,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访问教授。

1993年7月-1993年12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问教授,并担任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兼职教授。

1995年5月-1995年7月,日本东京大学和索菲亚大学访问教授。1997年4月-1997年6月,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访问教授。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9年,当选清华大学机械学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过增元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过增元长期从事热科学与技术研究,包括微尺度流动和传热、微重力条件下的流动和传热、微光机电系统中的流动和传热、传热强化技术、换热器和热网优化技术、相变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开辟了新概念热学的研究方向,为热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作出了开创新的工作。开创了场协同原理(Field Synergy)、积理论(Entransy)以及热质理论(Thermomass Theory),建立了热流体学。

在热流体方面,提出了热可压流体概念,发现了热绕流等现象,并建立了热阻力和热绕流的定量关系式。

在热等离子体方面,提出了电弧堵塞的概念,发展了一种热力学非平衡等离子体参数计算的新方法,对热等离子体加工有重要意义。

在微重力条件下的流动与传热方面,提出了载人舱内流场、温度场和湿度场地面模拟的新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模拟装置,可大量节省实验时间和经费,促进了航天事业的发展。

在微尺度传热和传热强化方面,提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6年

国际刊物《实验热流体科学》编委

1989年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和等离子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93年

国际传热传质中心执行委员

1997年

国际刊物《微尺度热物理工程》编委会委员

1997年

中文刊物《中国工程热物理学报》副主编

1997年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传热传质分科学会主任

1998年

国际刊物《国际多相流杂志》编委会委员

2000年

国际传热大会常务理事和中国首席代表

2002年

任国际刊物《日本机械工程师协会国际刊物》编委会委员

2004年

国际刊物《强化传热杂志》编委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动力工程和工程热物理学科评审组召集人


中国航天863空间站技术专家组顾问


973项目"高效节能的关键科学问题"首席科学家,国际传热传质中心执行委员,国际传热大会常务理事和中国首席代表。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理事,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Fellow,《传热和传质》、《微尺度热物理工程》和《传热强化》等国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过增元在热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成就包括在热流体学、场协同理论、微纳传热机理、热质理论和火积理论的原创性学术贡献,阐明了诸多热系统的物理机理并提供了优化热设计的有效方法。过增元为清华大学工程热物理学科发展和对中国工程热物理学科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清华大学评)

人物影响

2016年,清华大学在过增元80寿诞之际成立奖学励学基金及管理委员会,过增元院士奖学励学基金主要用于奖励清华大学能源动力及工程热物理领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优异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还设立“过增元热学研究创新奖”以奖励从事能源动力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研究国内优秀青年学者,设立“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分会过增元优秀论文奖”以奖励国内传热传质学术会议的优秀创新性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