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葛昌纯简介

葛昌纯简介

淘名人 2024-02-06 15:46 热度:

葛昌纯

葛昌纯,1934年3月6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省平湖市,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5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1983年获德国Dresden技术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葛昌纯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工作。在气体扩散法生产浓缩铀用的分离膜研制、先进陶瓷研究、气-固系燃烧合成氮化物基陶瓷的研究和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等方面贡献突出。

基本资料

中文名:葛昌纯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34年3月6日

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钢铁粉末生产》

主要成就:1985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9年,考入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物理冶金专业,1952年毕业。

1952-1984年,在冶金部钢铁冶金总院先后在冶金室、压力加工室、粉末冶金室担任专题负责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室副主任。

1980年10月-1983年4月,作为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员在Max-Planck材料科学研究所和柏林工大非金属材料研究所从事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研究,获Dresden技术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1985年起,在北京科技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8年,被人事部评定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90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评定“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200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葛昌纯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葛昌纯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工作。在气体扩散法生产浓缩铀用的分离膜研制中,分析推导了复合分离膜一系列特性参数和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式,提出了一条独特的制造复合分离膜的工艺路线,为研制后续各种复合分离膜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在先进陶瓷研究中,提出复合氮化物作为氮化硅的新型烧结助剂,提高了材料的高温性能,研制成功高性能的陶瓷刀具。开展气-固系燃烧合成氮化物基陶瓷的研究,解决了Si3N4、AlN及其复相陶瓷燃烧合成中的一些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耐高温等离子体冲刷的功能梯度材料研究,开拓了功能梯度材料在核聚变领域的应用前景。

葛昌纯在研制成功一系列纳米粉末和纳米材料、在中国国内首次研制和生产成功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二次还原铁粉和在天津、武钢建立起现代化还原铁粉基地、在中国国内首先研制成功全密度、无偏析、使用寿命为熔炼高速钢3-7倍的粉冶T15,开拓了中国制造全密度、高性能粉冶合金钢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2007年10月葛院士被科技部聘为第二届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顾问;2014年以“空间太阳能发电”为主题的香山会议中担任四位执行主席之一,是国防科工局聘定的空间太阳能发电的六位院士高级顾问之一。

现任中国金属学会粉末冶金专业委员会特种材料与制品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陶瓷科学院层状和梯度材料学会主席;世界陶瓷科学院自蔓延高温合成学会理事;KeyEngineeringMaterialsInternationalJournalofSHSMaterialsTechnology和“粉末冶金工业”等国际、国内刊物的编委。

人物评价

这位乐观进取的老科学家,永葆学术思想的青春。(中国科学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