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高镇同简介

高镇同简介

淘名人 2024-02-06 16:17 热度:

高镇同

高镇同,1928年11月生于北京,江西都昌人,结构疲劳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至1950年在北洋大学航空系学习,毕业后曾在清华大学任助教。1952年起在北京航空学院工作,历任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过8家飞机制造厂和研究所的技术顾问,曾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和多届国际学术会议主席或委员。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镇同主要研究内容为材料疲劳性能,主讲“材料力学”、“塑性力学”等课程,担任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高镇同院士是我国著名结构疲劳专家,创立了“疲劳统计学”分支学科。他曾负责自行设计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弹性仪,第一个电阻应变片,先后承担国家、航空航天部、空军等30多项科研课题。

基本资料

中文名:高镇同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28年11月

毕业院校:北洋大学

代表作品:《疲劳统计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创立疲劳统计学等

出生地:北京市

人物经历

高镇同,1928年11月15日出生于北京市,原籍江西都昌。

1946年至1950年在北洋大学航空系学习,毕业后曾在清华大学任助教。

1952年起在北京航空学院工作,主讲“材料力学”、“塑性力学”等课程,担任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

20世纪60年代初,高镇同从材料疲劳性能的研究入手,随后对作用于机体结构上的载荷谱进行研究,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了“全波雨流计数法”,经过多次实际应用证明,该法使用方便,计算精度高,被一直沿用至今。此后,高镇同开展了疲劳断裂可靠性研究,提出了疲劳裂纹扩展可靠性曲线测定原理、疲劳试验统计分析方法等。

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高镇同晚年一直热心慈善事业。2011年6月30日,高镇同院士为祝贺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在“共产党员献爱心”活动中,将自己积攒的5万元捐献给北京市慈善协会,以资助贫困残疾儿童与老人。

截至2011年6月30日,他用于慈善事业、捐献的现金累计已达70多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高镇同科研成就

成就

北航博士生阎楚良在高镇同的鼓励与指导下,敢于求解新的未知数,跟着高镇同“爬大山”。高镇同联想到疲劳试验中最少试样的确定方法,与解决此项研究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借鉴这一方法,不仅解决了最少飞行采样起落次数,也解决了长期众说纷纭的置信度问题。于是,“中值谱”的新概念应运而生。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由高镇同负责的“国产大型系列飞机疲劳载荷谱工程”,通过8.6亿个载荷谱实测数据采集、处理和载荷谱编制方法的研究,完成程序语句设计18.6万条,逐一解决了诸多疑难问题,使我国飞机载荷谱编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立了具有90%以上置信度的中值载荷谱原理与体系。为此,以“大型机械结构中值载荷谱编制原理及工程应用”命名的项目,于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与目前国内外采用计数统计结果编制的载荷谱不同,中值载荷谱真实地保持了载荷—时间历程与各状态参数一一对应关系,因而进行疲劳试验时,能够真实展现结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荣誉

高镇同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56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90年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4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省部级成果奖9项。

2003年获得“爱心捐助奖”;2006年获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2007年获得“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

2021年9月,被授予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称号。

社会任职

高镇同担任过8家飞机制造厂和研究所的技术顾问,曾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曾任首届亚太地区材料和结构强度会议主席、第四届亚太地区强度评价会议主席、第四届国际疲劳会议技术委员、第四届国际局部化损伤会议技术委员。

人物评价

作为一名教师,高镇同院士始终坚持;要有牺牲精神,因为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作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教师要在研究成果奖项上、在论文的署名上把学生摆在第一位。(首都文明办评)

高镇同院士是一位科研路上的攀登者,也是一位为祖国为民族而拼搏的战士,更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师者。高镇同的人格魅力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仅在科学及教育本身,更在于他对社会文明进步所作的卓越奉献。(首都文明办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