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丁汉简介

丁汉简介

淘名人 2024-02-06 18:35 热度:

丁汉

丁汉,1963年8月29日出生于安徽枞阳,机械电子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2年丁汉从西安公路学院毕业;1985年获得武汉工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华中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3年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进行客座研究;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9年出任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长期从事数字化制造中的测量、建模、操作、加工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丁汉

外文名:Ding Han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省枞阳县

出生日期:1963年8月29日

毕业院校:华中理工大学、长安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63年8月29日,丁汉出生于安徽省枞阳县项铺镇。

1978年,15岁时从枞阳县白云中学(高一)考进西安公路学院(现长安大学)汽车制造专业。

1982年,从西安公路学院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考取武汉工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5年,从武汉工学院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同年考取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杨叔子、熊有伦。

1989年,从华中理工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

1993年,受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赴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进行客座研究。

2009年,出任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1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丁汉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丁汉长期从事数字制造理论与技术研究:建立了复杂曲面宽行加工理论,突破了多轴联动高效加工的关键技术; 提出了高速加工稳定性分析的全离散法,保证了复杂工况下无颤振高效加工;提出了机器人操作规划的空间几何推理方法,研制了大叶片机器人“测量-操作-加工”一体化(3M)磨抛系统。研究成果在航天、能源和汽车领域得到应用。

学术论著

根据2019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显示:丁汉出版专著3部,发表SCI论文150余篇。

学术交流

丁汉作为大会共同主席,主办了首次在中国大陆召开的IEEE国际机器人和自动化大会。截至2013年1月,应邀担任国际刊物Guest Editor2次,国际会议组委会主席和中国区主席4次;在学术会议作主题和特邀报告17次。

科研项目

时间

项目名称

金额

项目来源(担任职务)

2011年—2015年

难加工航空零件的数字化制造基础研究

2800万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3年—2007年

IEEE自动化科学和工程汇刊Associate Editor

2010年—

IEEE/ASME机电一体化汇刊Technical Editor

2011年—2012年

IEEE国际机器人和自动化学会的CEB委员

2014年11月10日

长安大学兼职教授

2016年

武汉理工大学战略科学家


IEEE会刊《自动化科学与工程》编委


国家基金委机械学科“十二五”规划“高精度数字化制造”方向召集人


《科学通报》编委


《机械工程学报》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丁汉的研究成果在航天、能源和汽车领域得到重要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评)

丁汉顽强不懈地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带领团队通过近十年的研究,提出了“复杂曲面扫掠包络误差控制原理和宽行加工理论”,为这一难题开出了良方,获得了国际专家的引用与赞誉。他的学术科研之路坚实、丰硕、饱满。(华中科技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