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时杰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程时杰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湖北通山
出生日期:1945年7月
毕业院校: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5年7月,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祖籍湖北通山。
196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
1978年9月至1981年4月,在华中工学院电力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获工学硕士。
1981年4月至1983年4月,就职于华中工学院电力工程系讲师。
1982年,任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客座教授3个月。
1983年4月至1988年7月,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86年,获Ph.D,之后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1988年,回华中理工大学工作。
1988年11月,晋升副教授。
1991年,破格晋升教授。
1993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获博士生导师资格。
1995年至1996年,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一年。
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当选为IEEE会员(IEEEfellow)。
主要成就
程时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程时杰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方面,建立了一种有效的电力系统自适应控制机制和基于实时参数识别的自适应辅助励磁控制策略,有效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同步电机及其互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智能控制、次同步振荡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积极倡导并努力实践了基于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研究,在基于高温超导磁储能和旋转储能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在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方面,深入研究了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机电耦合轴系扭振的理论和方法。上述多数成果已用于生产实际。
科技成果奖励
1995年,“湖南电网日方式安排专家系统”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6年,“湖南电网调度操作票专家系统及N-1安全分析”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年,“汽轮发电机组机电耦合动态分析与扭振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ZCD-CZ-II车载式微机变电所(亭)二次设
社会任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电气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山东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8所国内大学的特聘兼职教授和兼职教授。
人物评价
一个专心学术的导师,一个淡薄名利的导师,一个让学生充满了敬重感的导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评)
程时杰热爱自己的电力工程专业,就像热爱自己的眼睛。他是科学的朝拜者,也是科学的捍卫者。无论是在条件艰:若的沉湖军垦农场垦荒,在四处漂泊的电力工地,在人生地不熟的加拿大刻苦求学,还是在实验室潜心学术致力研究,程时杰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对专业永不言弃。(《科学家的故事湖北院士风采》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