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常青
国籍:中国
出生地:陕西西安
出生日期:1957年8月
毕业院校:东南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中华建筑志》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82年,常青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并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7年,常青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及自然科学史所并获科学史硕士学位。
1991年,常青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并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1年-1994年,常青先后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先从事博士后工作、任副教授。
1994年,常青晋升为教授。
1995年-2003年,常青任同济大学建筑系副系主任。
2003年-2014,常青同济大学建筑系系主任。
2015年12月7日,常青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常青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常青提出了城乡风土建筑谱系的认知方法和保护与再生的系统理论;拓展了城乡历史环境再生学科领域,建构了“新旧共生、和而不同”的系统专业理论;提出了地域风土建筑谱系的认知方法;率先提出了介于“维持历史建筑旧貌”与“毁旧建新”之间的第三条道路——保持城乡地方历史特征和多样性活力的“适应性再生”途径。
承担项目
据2020年1月同济大学官网显示,常青先后主持完成5项国家级研究项目。代表项目如下:
研究课题来源 | 研究项目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 中国风土聚落保护与再生的适应性模式研究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 重点历史建筑可持续利用与综合改造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 中国风土建筑遗产整体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
学术论著
学术论文:
据2020年1月同济大学官网显示,常青先后发表论文70余篇。代表论文如下:
1,常青.培养专家型的建筑师与工程师——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建设初探[J].建筑学报,2009(0
社会任职
时间 | 兼任职务 |
---|---|
1999年 | 美国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 |
2005年 | 瑞士苏黎世高工(ETH)建筑系国际评估委员 |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 | |
上海市政府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 |
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 | |
建筑历史学术委员会副主 | |
中国建筑学会城乡建成遗产学术委员会理事长 |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特邀理事 | |
上海市住建委科技委副主任 | |
《建筑遗产》主编 | |
《Built Heritage》(英文)主编 | |
建筑设计与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
人物评价
常青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遗产建筑的工作,他在建筑教育、设计实践和学术研究方面均成绩斐然。(建筑理论家罗伯特·艾维(RobertA.Ivy)评)
常青教授在中国建筑遗产保护领域令人瞩目的工作已成为典范,他出色的专业影响已超越实践范畴,企及了学术的层面。(夏威夷大学建筑学院前院长雷蒙德·叶(RaymondW.H.Yeh)评)
常青教授在设计实践、学术研究和教育方面的成绩,特别是对风土建筑研究的成果,使他确实成为了一位国际建筑界关注的引领性人物”(美国著名建筑大师、国际后现代建筑代表人物罗伯特·文丘里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