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康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种康
国籍:中国
出生地:陕西省合阳县
出生日期:1962年4月
毕业院校: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所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植物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
主要成就: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位:博士
学历:研究生
人物经历
1962年4月,种康出生于陕西省合阳县。
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师从杨成德和梁厚果教授。
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植物发育生物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先后在兰州大学化学系和中国科学院植物所作博士后,日本东北大学生化系博士后,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合作研究,美国普渡大学植物学与病理系和DowAgrosciencesLLC作高级访问学者合作访问。
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以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7年7月,应邀在深圳举办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上做了主旨报告;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8年3月15日,当选为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2023年1月,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2023
主要成就
种康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种康发现小麦感知春化信号的分子网络,揭示了春化蛋白磷酸化和糖基化修饰的感知机制与开花调控模式。发现水稻低温感受器,揭示了细胞膜蛋白复合物感受低温机制与信号转导途径,证明在人工驯化中基因介导的耐寒性起源于中国野生稻的分子遗传变异模式。阐明了独脚金内酯和甾醇类激素等调控水稻侧芽分化及叶倾角形成的分子细胞新机制。
出版著作
截至2017年11月,种康在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EMBO J、The Plant Cell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18.11 | 《植物细胞分化与器官发生》 | 许智宏,种康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12.10 | 《植物激素作用的分子机理》 | 许智宏,薛红卫著;种康参与编辑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2.06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 陈晓亚,薛红卫主编;种康参与编辑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03 | 《PC |
社会任职
种康担任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染色体基因组蛋白组分会会长、国际植物生物技术联合会中国分会负责人、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和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植物学报》主编、PlantCellReports、JIPB、JPlantBiol等国际期刊编委。
人物评价
种康来在植物发育对环境应答的信号转导途径、小麦春化作用分子机理研究、水稻及拟南芥器官发生的分子机理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在小麦春化作用和水稻寒害信号感知机制以及激素互作网络等方面有重要的创新性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种康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生理和发育生物学,是中国国内春化方面做得最好的研究员之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孔宏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