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沛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赵玉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吉林长春
出生日期:1954年7月
毕业院校: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白求恩医科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胰腺病学、普通外科学
主要成就: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82年,从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毕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1987年,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毕业,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主任医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副主任、主任、外科学系副主任、副院长。
2007年12月-2020年11月,任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党委常委。
2008年01月,兼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
2011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6年0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副主席。
2020年02月19日,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名单。
2020年11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
2021年05月,任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会长。
中共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主要成就
赵玉沛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赵玉沛牵头制定中国胰腺癌诊治流程和国家行业标准。提出胰腺癌高危人群概念,通过建立多学科协作会诊中心、快速诊治绿色通道、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体系、规范手术切除范围、创立经空肠胃造瘘术等,缩短确诊时间,并使北京协和医院胰腺癌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人生存时间等综合指标明显优于国际同期水平;报道了国际最大一组单中心胰岛素瘤的外科治疗,施行了中国国内首例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术。
赵玉沛提出“胰腺癌高危人群”概念,有效促进高危人群尽早就诊和医务人员减少误诊。提出并建立“胰腺癌诊治绿色通道”,规范了胰腺癌诊治流程。率先在中国国内建立胰腺疾病会诊中心,通过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使病人尽早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对于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完善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切除范围和强化围手术期处理,使胰腺癌切除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创立了经空肠胃造瘘术,其创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7年 | 亚洲外科学会主席 |
2016年06月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副主席 |
2012年11月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外科学分会副会长 | |
中国医院协会理事及维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胰腺外科学组组长 | |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副理事长 | |
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准入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 |
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
北京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
北京医师协会普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 |
美国《外科学年鉴》中文版主编 | |
《中华外科杂志》总编 |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十余种杂志副主编 | |
2020年8月 | 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二届罕见病诊疗与保障专家委员会顾问 |
人物评价
赵玉沛是中国普通外科的领军人物,在肝胆、胃肠、甲状腺等普外领域进行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对胰腺外科有着深厚的造诣,是中国国内外公认的著名胰腺外科专家。(中国标准化病人(SP)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评)
赵玉沛从医多年,一直工作在普通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第一线,对胰腺癌进行了全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系统性和开创性成果。他医术精湛,治学严谨,尤其擅长疑难重症的外科处理,高度重视诊疗技术改进,努力为患者减轻病痛和经济负担,深受百姓信赖。作为临床外科专家,他带领团队通过艰苦的努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北京协和医院评)
赵玉沛一直工作在普通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第一线,在胰腺癌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方面作了系统性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